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旅游 >正文

走出大凉山的彝族少女成都旅游 她和小伙伴们收获到满满的爱

2018-07-08 07:33    

核心导读:第一次走出大凉山;第一次来到大都市;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图书馆;第一次与机器人玩耍;第一次坐地铁;第一次吃到好吃的美食……11月11日,一个普通而又平常的周末,可对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尔赛乡阿尔嘎村的4名孩子,却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第一次”太多太多……这一天,4名品学兼优的学生通过村上推荐,并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带领和村上3名干部的陪同下,身着民族服饰,乘坐火车来到省会城市成都市,开启了他们的圆梦之旅。仰望都市高楼大厦,游弋在都市的大街小巷,在科技馆、博物院、图书馆、美术馆、西南财大等地,4名孩子流露出兴奋、激动、惊喜和羡慕的眼神。傍晚时分,他们在天府广场,被闪烁的霓虹灯和南来北往的滚滚车流所惊讶,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第一次走出大凉山的彝族少女成都旅游 她和小伙伴们收获到满满的爱

大凉山孩子成都“探亲” 供销社收下他们的土特产

彝乡夜晚 村民为“亲戚”挑礼品

这是一个普通的夜晚,大凉山深处越西县尔赛乡阿尔嘎村凉风习习,月光照耀在寂静的山村,偶尔几声犬吠打破山村宁静。

四川阿坝州红原县月亮湾风景区欢迎您!

山坳中的一户村民家灯火通明,村党支部书记加古比古子将全村人送来的土猪腊肉、核桃、土蜂蜜、荞麦米、绿壳土鸡蛋、红花椒、藜麦、紫土豆等土特产一一打包装袋,同明天晚上坐火车去成都“探亲”的4名孩子一道,将这些精挑细选的土特产送给帮扶村民致富的四川省供销社“亲戚”手中。

“孩子,你从未走出过大凉山,到了城里,一定要代表乡亲们感谢那些帮扶咱们村的供销社干部哇!” 就读于普雄民族学校的初三学生、 19岁少女加古阿果莫一边忙活着打理手中的土特产,一边认真听着阿爸加古古且子语重心长的话语。

同加古阿果莫一样,16岁女生马海约各木、布海小学六年级14岁男生马海古布、16岁男生加古小刚等4户村民家都星夜挑战,将最好的土特产挑选好,准备送到成都的“亲戚”手中。小山村打破以往的平静,4名孩子要去成都旅游度周末的消息像长了翅膀样传遍全村。村支书加古比古子生怕野惯了的孩子在大城市“闯祸”,还特意叫上村会计加古古博、村助理加古里哈护送孩子们去成都。

这一晚,小山村的人们激动而亢奋,而村里的另外一个人——四川省供销社派驻阿尔嘎村“第一书记”廖灼也同样心潮澎湃,驻村快两年了,眼看着村民们家家户户过上了好日子,与彝族同胞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他与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这个贫困村中,许多村民都还没有走出过大凉山,这无时无刻不牵动着他的心。今天,他终于能够带这几名孩子去成都玩,让这些贫困孩子去大城市见见世面,以了却他的心愿。

准备完送给亲人的礼品后,天已放亮,4名即将要去成都玩的孩子们在想,大城市是个什么样?这一天,村支书召集即将要出“远门”的孩子讲“规矩”;这一天,驻村“第一书记”廖灼盘算着孩子们要去的景点和生活安排。

经过一夜一天的准备,已近下午时分,阿爸阿妈们将热气腾腾的土豆塞到孩子们的手中,让他们吃个饱。孩子们换上平日里舍不得穿的漂亮的彝族服装,背上装满土特产的行囊,来到普雄火车站,等待晚上10点多从云南路过,开出大凉山的T8870次列车……

点燃梦想 城里的世界很精彩

火车朝着成都方向风驰电挚般地飞跑,孩子们也在心里描绘大城市的模样……

早上6点半,经过8个多小时的车程,T8870次列车停靠在成都火车北站。4名在大凉山“野”惯了的孩子,从未见过这么繁华的大都市,个个都像“小老鼠”般的胆小,他们紧紧攥着村党支部书记加古比古子和驻村“第一书记”廖灼的手,过红绿灯,走斑马线,眼睛如走马灯似的东瞧西望。

“哇!这楼房真高呀!”小伙伴们议论纷纷。

在省科技馆里,机器人那神奇的智慧,拉汽车体验神奇的力学,在宇宙空间站感受失重的乐趣……让孩子们时不时发出兴奋的惊叹声。

走进西南财经大学校园,看着意气风发的大学生哥哥姐姐们,孩子们眼神里流露出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在省图书馆的阅览室里,孩子们畅游在知识的海洋,幸福而快乐着。

四川省美术馆里那一幅幅反映大凉山社会变迁、彝族风土人情的摄影作品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家乡的风光太美了,更让他们深深感受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祖国的强盛和党的恩情。

“快看,机器人在下棋呢!”在四川省科技馆机器人展示区,加古小刚挥手招呼自己的同伴们过来观看机器人下五指棋。其实加古小刚并不会下棋,然而眼前机器人一本正经地摆出布局落子的样子,吸引了这名大男孩。

当加古小刚挥手招呼小伙伴们时,马海古布正在和机器人比赛投篮,爱好篮球运动的他正玩得起劲,并没有立马移动脚步,而是一个球一个球地往篮筐扔去。

两位女生加古阿果莫和马海约各木则没有像大男孩马海古布那样激动,她俩神奇地观看着会弹扬琴而又美丽漂亮的“弹琴姐姐”机器人,在向加古小刚走去时,两位女孩子仍依依不舍地回头看那机器人姐姐……

“孩子们太兴奋了,我也为他们高兴……”看着4名孩子尽兴地玩耍,一旁的阿尔嘎村“第一书记”廖灼也同样感到温暖和兴奋。当廖灼看到活泼乱跳的城里孩子像是在自己家里玩耍一样,动作熟练而洒脱地体验现代科技带来的乐趣,而第一次走出大凉山的孩子们却总是小心翼翼地站在一旁露出看稀奇的神情时,他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一番对比,让他思绪万千,何时能多带些贫困地区孩子到大城市体验,是他正在思考的问题。

“我们每年都会要求村里的孩子写一篇关于梦想的作文。走出大山去感知大城市的美好,是很多孩子的心愿。这次我们挑选了加古阿果莫等4位品学兼优的孩子来到成都体验城市生活,来四川省供销社对口帮扶的‘亲戚家’串门,感受成都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现代科技,能了却孩子们的心愿,我感到很幸福,也为孩子们的‘第一次’感到高兴。”廖灼告诉记者,他在阿尔嘎村与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淳朴憨厚的彝族同胞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们的子弟感受现代文明,也是他的心愿。

当天,廖灼还陪同孩子们逛了商场,并自掏腰包为每个孩子购买了一件漂亮的衣服。

接受礼物 以购代捐献爱心

派驻阿尔嘎村“第一书记”廖灼将驻村的彝族学生带到成都旅游的消息传到四川省供销社时正值周末,四川省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青理东获悉消息后,也是心潮澎湃,当即打电话给廖灼,让他代表省供销社所有联系越西县的“亲戚们”好好陪同孩子们游玩,并指示将“礼品”悉数收下,同时召开会议,号召党员干部们带头,采取以购代捐的形式,为定点帮扶村再做贡献。

11月13日(星期一)上午,四川省供销社机关大楼“变”成了购物小超市,来自大凉山的各类土特产摆满了整个大厅,4名孩子和阿尔嘎村3名村干部、“第一书记”廖灼等站立一旁,身后的电子显示屏上,“四川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以购代捐越西县尔赛乡阿尔嘎村绿色优质农产品”一行醒目的红色大字吸引了上班的干部职工。

土猪腊肉、核桃、土蜂蜜、荞麦米、绿壳土鸡蛋、红花椒、藜麦、紫土豆……“越西县的绿色优质农特产品让我们大开眼界,给我来一份吧!” 四川省供销社离退休支部书记周秉礼一走到大厅,便被这些大凉山土特产品吸引住了,一旁的孩子们看着这位慈祥的老爷爷,忙提着他们从家乡带来的土特产品,给周秉礼“送”了过去。

“你们是从越西县来的吧,我们退休同志都很关心越西的脱贫攻坚情况啊。”周秉礼提着满满一袋土特产品,拉着孩子们的手,当即和同行的退休老同志一起,向阿尔嘎村助学捐款3000元,并为马海古布等4位同学捐赠了书包和文具。

孩子们所带礼品被“以购代捐”一空。据统计,供销社干部职工共认购花椒16袋,核桃58袋,荞麦米25袋,荞麦粉35袋,百元礼包112份,藜麦礼盒14份,土豆230斤,共计17050元。

中午时分,四川省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青理东亲切接见了大凉山的孩子们,和他们一一握手问候并合影留念。

一起“走亲戚”活动得以升华,四川省供销社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周敏泉代表省社向越西县尔赛乡捐款5万元,供销社职工捐款8千元。

活动现场,青理东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做贡献,同时要求省社机关和直属单位帮助宣传阿尔嘎村农特产品,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早日让当地村民过上富裕的生活。

四川省供销社领导,各处室干部及省社部分直属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以购代捐”活动。在成都出差的越西县县委书记袁洪、县委副书记文建波听说阿尔嘎村学生在成都“旅游”后,也专程赶到省供销社参加了“以购代捐”活动,同时表达了对供销社帮扶越西县的感激之情。

讲述西部文旅好故事,传播巴蜀大地好声音。若喜欢,敬请转发评论,关注上方“成都封面”,查看更多新闻资讯。

责任编辑:冬妮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