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军史 >二战风云 >正文

纳粹铁拳:希特勒力排众议发展坦克部队

2018-02-01 11:56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德国成为战败国,被解除了武装。然而,不过20年的时间,德国又一次崛起,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如果考虑到在此期间它还经历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社会动荡的话,那么这一切几乎是不可思议的。本书作者认为,一战结束后签署的凡尔赛和约的不公正是导致德国迅速武装以求报复的根源。另一方面,以西克特将军为代表的德国国防军处心积虑,整军备武,通过大力强化士兵的领导能力,为一支将来迅速扩张的军队做好了人才上的准备,最终走上了穷兵黩武的不归之路。

1934年初,希特勒即将度过他作为德国统治者的第一年。就在这充满了动荡与混乱的一年,他参加了一次异乎寻常的军事演习。在赫尔曼•戈林和国防部长瓦尔纳•冯•勃洛姆堡等亲信的陪同下,希特勒用半个小时听取了一位45岁的中校对未来作战样式的全新构想。

思想保守的军人一定会被这次在陆军库纳斯多弗训练场上为元首举行的演练感到疑惑不解:坦克及其他装甲车辆取代了以往的骑兵部队,在演练场上隆隆开过,对敌军阵地进行侦察。几辆略显笨拙的坦克--每辆有2名乘员,装备有2挺机枪--在由卡车牵引的反坦克炮的掩护下,向敌方阵地开去。在演练场上,人们见不到以往步兵在炮火掩护下跳出战壕,向敌军阵地冲锋的情景。

海因茨•古德里安中校不仅建议在未来战场上将坦克部队用于进攻,而且他还认为整个德国陆军都应依照他的设想重新组合,德国的工业也应开动起来以实施他的方案。在这个依然受凡尔赛条约严格限制的国家里,在这个依然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困扰的时候,古德里安的这一设想似乎太不合时宜。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