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旅游 >正文

看完这些“大片”你就知道腾冲到底有多美了

2018-07-09 01:59    

11月14日,中国文明网发布了“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云南省的两个县级城市——腾冲市和安宁市上榜。对于广大的云南人来说,在历经了长时间“创文”努力和等待之后,这绝对是一个重磅消息。

一座城市最重要的根基是灵魂,文明是其外在表象,腹有诗书气自华,自优雅、自天高云淡。腾冲的灵魂是和顺图书馆中那沧桑的书香,是来凤山下竭血一战的气吞山河,是这块土地上贯穿如一的闻文礼理,一直延续,永未停息,于斯为盛。

“全国文明城市”是目前我国含金量最高、综合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城市品牌,也是目前我国综合评价一个城市“五个文明”建设的最高荣誉。

腾冲就好像一名各科成绩都非常突出的优等生,人文历史、山川景物、自然资源、风土人情,以及走出去引进来的开放意识……即使在云南全省翻个遍,腾冲也很难找得出可以与自己全面匹敌的对手。

回看腾冲,文明的“格”应该是与生俱来的,非常注重优秀传统的传承与坚守,即使在最边远的农村,一位最普通的农人举手投足、言谈举止都会“优雅”地震到你。腾冲人注重年节,几乎每个节气都要有应景的仪式感,很多离开腾冲多年的朋友会永远记得春节和清明吃过炊锅。腾冲人讲话非常有古风,比如东西不说“东西”,要说物件,即使夫妻吵架也就在家里了结,到大街上骂架丢不起这个人。

一次到和顺古镇采访,准备离开时已是晚上10点过后,在和顺迷宫一样的街巷里,我们东走西窜,终于还是迷路了。小巷边卖馄饨的大哥看起来比我们还着急,把摊子交代给大嫂,领着我们就走。这一走就一公里多,大哥的手电一直在脚下亮着,边走还边讲了许多和顺故事。

还有一次,几个同事到腾冲度假。一路奔波,大人小孩都疲了,在热海的石阶上,一个孩子走不动大哭起来,巡场的保安兄弟看见了,摸摸孩子头:“来,叔叔抱你走!”孩子父母非常不好意思,正要客气,保安兄弟已经走出了好几步。

这仅仅是两次极为普通的经历,但那束手电光,那个身影,令人久久难忘。

多年以来,《车与人》杂志跟腾冲缘分深远,车与人团队26次到腾冲采访,刊发关于腾冲人文旅游专题报道400余个版面,刊发文字量达17万字,图片2000余幅。如此规模,可谓情之所至,一往而深。

我们每去一次腾冲,就多一分对腾冲的好奇和依恋,也希望能将我们收获同更多人分享。为此,要特别感谢中共腾冲市委宣传部,是他们的支持让我们有更多机会深入腾冲,展示腾冲之美。

毋庸置疑,腾冲本身就是一个极美之城,这个有着壮阔历史、大美山川和万种风情的边疆城市正以她的美吸引着八方来客,如今,她又是一个文明城市。可以说,在广袤的中国大地,有着无数美丽城市,但美丽不一定就文明,文明却可以让城市更美。

当文明成为一种常态,美丽就会永驻。

腾冲究竟有多美?让《车与人》来告诉你!

《车与人》腾冲再发现

秀 色

江东银杏村 金黄色的幸福

《车与人》杂志2012年第24期

云南再发现栏目版面

腾冲固东镇的江东村,又名银杏村,这些年来,是游人向往的地方。原因很简单,村子里有上千棵古老的银杏树;每年的11月初到12月中旬,整个村子成为了金黄色的海洋,很多游客接踵而来,而这个和谐的小村子依旧那样安静,不浮不躁,用她沉淀数百年的深厚底蕴回答了幸福的真谛。

热海大滚锅最富盛名的热水塘

《车与人》杂志2015年第22期

云南再发现栏目版面

“一池大四五亩,中洼如釜,水贮于中,止及其半,其色浑白,从下沸腾。作滚涌之状,而势更厉。” ——这是徐霞客游记中对腾冲热海大滚锅的记载。

腾冲热海景区最富盛名的大滚锅是一个波翻浪涌的热水塘,沸水翻滚,腾烟蒸雾,气势恢宏,形似一口正在烧开水的巨锅,水塘后一块石碑上刻有几个大字——“热海大滚锅”。如今的热海大滚锅为八角形的大沸泉。锅内有三个喷水孔,不断地喷吐着热水和热气,其中较大的一孔,涌水如柱,跃出水面30公分,出水口的温度达102℃。大滚锅温泉水质为硫磺碳酸氢盐泉,有促进皮肤血管扩张,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增强抵抗力的功效,当地谚语“来时人背轿抬拐杖带,走时抬头挺胸脚步迈”,说的便是热海温泉的非凡效用。

火山公园神奇的地质博物馆

云南再发现栏目版面

腾冲有句民谚“好个腾越州,十山九无头”,这无头的山,指的就是火山。作为著名的火山旅游胜地,腾冲境内分布有97座火山,如同珍珠散落在1000多平方公里的地面上,相对高差在20至1100米之间。这些不同类型的火山中,有23座火山口保存较完整,火口一般呈圆形,直径在60至400米之间。腾冲火山国家公园,以极具火山代表性的大、小空山、黑空山为中心,范围包括整个火山群及火山熔岩地貌和龙江峡谷的火山柱状节理,形成了“十山九无头”的奇异火山地貌,火山锥、火山熔洞、熔岩石地、火山湖、堰塞瀑布、柱状节理规模宏大,分布集中, 类型多样,保存完整,其规模和完整性均居全国之首,有较高的科考和观赏价值,被誉为“火山地质博物馆”。

北海湿地 漂流的草原

《车与人》杂志2016年第12期

云南再发现栏目版面

宁静,是对北海湿地美的概括。在此之前,未敢想象有这样漂流的草原,早上看见的草甸,一会儿自己就飘走了。密密麻麻的水草,根交错在一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旧草腐烂,新的长在腐烂的草根上,然后又腐烂,然后又长出新的,最后形成整片整片的草甸各自浮在水面上,宛如一个一个的小草岛,通常有一米多厚。

“海子大可千亩,中皆芜草青青,下如草浮结而成者,亦有溪流贯其间第不能起。”这是徐霞客笔下的北海湿地。湿地看上去像一片无边草原,踩上去却像一块柔软的海绵,脚踏之处,草向四周倒下分开出现一小小的脚窝印儿,马上渗出水来。原来这湿地是由泥,澡,草黏和而成的,草先是在泥里生长,草与草之间根部缠绕盘根错节的夹杂不清,年久日深,形成厚厚的根部盘绕的草坪,草坪漂流在水上,又与其他的草坪接结缠绵后,浮游于水面上。

界头花海 高黎贡脚下的浓墨重彩

《车与人》杂志2014年第5期

云南再发现栏目版面

出了腾冲县城往北,径直路过北海湿地,约莫50公里路程,就到了界头镇的地界。一片山坡上,带状的三色堇与杜鹃,一如凝固的色彩浪潮,淡淡的花香仿佛驱散了阴沉的云层,不时透露出一点阳光,打在密集的花潮中,印在花瓣上,慕名来看花海的人络绎不绝,老大妈就像年轻的姑娘那样摆着时尚的姿势,召唤着家人再给她拍一张。摄影爱好者的眼睛舍不得从取景器前移开,寻找着一个更好的角度,或者等待着这个阴天里金贵的阳光。

每年2月中旬到3月底,界头的十几万亩油菜花没有像一幅画卷那样缓缓铺开,而是有青砖墨瓦与绿树点缀,一层一层地延展开去,或许有一座山包割裂了画面,然而翻过去,呈现给你的却完全是另外一幅景象。

《车与人》腾冲再发现

遗 产

刘家寨皮影 用牛皮镂就的红黄青绿黑

云南再发现栏目版面

腾冲去固东的路上,途经刘家寨有块标志牌:皮影之乡。在腾冲这块以汉族为主要居住民族的土地上,汉文化渊源已久。有耍皮影戏的班子,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对自古被称为蛮荒之地的云南来说,如今还有皮影存活于腾冲,这应该是一种万幸。刘家寨皮影据说是于皮影鼎盛时期的明清时代进入的,曾在腾冲兴盛一时,后因现代影视文化的发展,随着整个皮影大环境的衰退逐渐沉寂。红黄青绿黑凑成的夺目,光环慢慢退去,然而它那惊世的缤纷色彩依旧鲜活着,活在西南边陲的小村落。

荥阳油纸伞 丁香般的惆怅

云南再发现栏目版面

油纸伞是中国传统的日用雨伞,使用历史超过1000多年,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雨伞,纯手工制作,全部材料取自天然。不知从何时起,荥阳村的村民们开始制作油纸伞。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据说,荥阳村自古就是一个做油纸伞的村子,他的记忆中,村里每家每户都制作油纸伞,然后提供给邻村,有的还卖到外地去,那个年代他们村里的年轻人们,每个人都会做油纸伞,这种产业在村内几乎成为了每个人必备的一门手艺。不过,到后来,慢慢地就很少有人做了。目前,村内还有5个人专门在做油纸伞,都是年过古稀的老人们,相较于刘家寨面临后继无人的腾冲西腔体皮影来说,这门技术的留传不算问题。不过,油纸伞本身制作的复杂性和其市场空间的相对狭小性是其能否长期存在下去的最大威胁。

《车与人》腾冲再发现

文 化

天下和顺 边城年轮

《车与人》杂志2016年第24期

云南再发现栏目版面

600多年的光阴,浓缩在一个小小的村庄。一路走来,她声名远播,以其独特的魅力屹立不倒,她就是腾冲县和顺古镇。

先民从中原各地而来,聚居在这边陲之地,经过数代人经商、兴教,他们把中原传统文化精华植根于这块土地,并源源不断输出着各种人才,子弟们从和顺走出去,成为各界的精英,当然,他们都不会忘记这块滋养自身的沃土——于是,和顺的成功人士开始把自己的成功带回家乡。商人为家乡修建房舍,为家乡筹资资金,教育家为家乡兴办学校,有识之士开始为家乡传播先进的思想。和顺开始融合一切:她中西合璧、兼容并蓄,在各种文化的熏陶、积淀下,和顺成为“大家”,和顺人也有了通晓古今、学贯中西的内涵,这种底蕴甚至很浅显:你可以通过建筑风格、家族史、名人故事,甚至那铺陈在路上的石块得出。

和顺的诱惑,来自她的清静,来自她的历史。这种诱惑一旦成功,你会上瘾,会让你时不时想念这个极边古镇。

博物馆里读腾冲

《车与人》杂志2016年第22期

云南再发现栏目版面

从异乡旅者的角度说,我们太熟悉眼前所见的腾冲。于是忍不住设想,是否还有另一种方式,让我们以新的视角来阅读这座极边之城、这片神秘而底蕴深厚的土地?

博物馆便是这个设想的最终落脚点,静置的器物或许不如场馆外的鲜活世界生动,却包含着万千表象里萃取的本质,用不同的视角,从器物中再次认识腾冲。

国殇墓园 曾忆英魂

《车与人》杂志2015年第23期

云南再发现栏目版面

国殇墓园占地80余亩,是为纪念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攻克腾冲阵亡将士而建立的陵园,1945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8周年纪念日)正式落成对外开放,选取《楚辞》中的《国殇》一篇,命名为‘国殇墓园’。此时离日本无条件投降还有一个多月。陵园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滇西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远征军、美国盟军、爱国华侨和滇西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浴血奋战,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壮美篇章。

梦幻腾冲 一出动人的歌舞剧

《车与人》杂志2016年第16期

云南再发现栏目版面

开始,被滇西饮食俘获;后来,醉心于秀美山水,奇观异景;再深入,为人情与尘封的故事生出感触。当我以为自己已足够了解她时,偶然邂逅的一出歌舞剧却带来全新的感动。

《梦幻腾冲》是为腾冲量身打造的大型原创旅游歌舞晚会。2010年1月1日首次公演,到2016年,已在腾冲上演6年。如今,每年往来腾冲的旅客中,越来越多的人会专程安排一个晚上来观赏《梦幻腾冲》。火山热海、茶马古道、滇西抗战、和顺家园……剧中所呈现元素都代表着腾冲一带古往今来最重要、最经典的历史烙印和文化符号,我们或许熟悉这些符号,却从未真切地知悉这些符号背后的深厚情感。

《车与人》腾冲再发现

人间烟火

庄子在《逍遥游》里说“俗乃人间五谷,不食人间烟火,非俗人也。”,这是“人间烟火”一词最早的由来。其实人间烟火又岂止炊烟,形色众生在每个朝暮寒暑里的生活点滴,不都是这人间最真实的面貌吗?仙人遗世离尘,独立无限清逸俊雅妙境,凡夫浑噩人间,遍尝喜怒哀乐熙攘往复,俱是人生。山水或许雅,吃喝未必俗,仔细思量,却是人间滋味浓。

腾冲从不缺乏美景,而一段旅途最具妙趣之处也绝不止于饱览风光,终究是这片土地上的人情与风物更值得玩味,这一次,索性暂别风景,走进那鲜活可爱的俗世中去罢。

《车与人》杂志2014年第23期

云南再发现栏目版面

土锅子

白果炖鸡

谷花鱼

惊艳“”海陆空

草帽豆腐

克地佬

《车与人》腾冲再发现

养生天堂

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涵养、滋养之意。

涵养,是指开阔视野、通达心胸、广闻博见,通过对自身的道德和素质的修炼和提升,让身心得到一种静养与修为,从而达到修心修神的目的;滋养,是指通过适时适地适人,遵循天地四时之规律,以滋养调理周身,达到治未病而延年的目的。

一直认为腾冲是上天恩赐给人类的一块瑰宝,中国乃至世界上的一方神奇之地。深厚的文化、悠远的人文,立体、独特、内容极具多样性风物,为腾冲披上了一件又一件的优雅外衣,对于养生,腾冲当然是一个绝佳的选择地。

《车与人》杂志2015年第13期

云南再发现栏目版面

温泉滋养

隐居腾冲

仙山有景

垂钓之趣

晨曦时光

湖边欢乐

特别鸣谢:中共腾冲市委宣传部

来源:车与人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