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 >保健 >正文

门外汉一辈子无缘一见的中医知识

2018-07-09 10:02    

【经方简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许多奇术流传在民间,人们在身体欠安时,常用其来除患去疾,更有修道修仙之士,用来炼丹制药,益寿延年,乃至求长生不老。

随着战争和文化冲突,这些奇术大部分在历史的洪流中逐渐失传,但也有一部分,得以文本形式流传至现代,其中一本,叫《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本也在战乱中消失了,后来由西晋大医学家王叔和花了许多精力,将其中的内容整理合集,编成《伤寒论》,此为上半卷。

到了北宋,《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的内容,被人从古墓中发现,经过编辑校对整理之后,从此有了下半卷,名曰《金匮要略》。

这部《伤寒》内所载的药方,后世称之为“经方”,经典之方。

唐朝以后,祖国医学百家争鸣,许多杰出的医学人士逐渐形成的新的理论和流派,并出现了不少好方验方,由于理论和派别的不同,后世的这些中医药方,则被人们称之为“时方”。

而研究这些中医学术并用其来救死扶伤,做出杰出贡献,且德高望重的,则被人们亲切地称之为“老中医”。

【中医是怎么看病的】

人体,是一个整体,人生病时,都会有一些特别的表现,

这些表现例如感觉上,怕冷,怕热,怕吹风,头痛,身痛,皮肤痒,肚子胀,等等。

还会有一些外在的表现,例如,脸色发红,发青,舌头红,舌苔白,舌苔黄,厚。

还会有一些其他的表现比如,脱发,色斑,痘痘,眼圈,眼袋,舌头有齿痕,等等。

生命是一种感觉,中医看病,正是通过观察这些人体的反应,来判断一个人现在的状态。这些经验不是出自一人一时,而是一代一代医家的经验结晶,从而有了系统的判断方法。

在西方医学成为科学的现代中国,人们的教育以及社会的医疗环境,使得人们慢慢忘记了这些中医方法。而在高科技的现代,医院评价一个人是否生病,已经不是单单看这个人自己的反应,更多的是通过机器检查出来的数据来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程度。

人是生命,用死的东西可以来评价活的物体吗?仔细想想,中医看起来是肤浅的,但是,却是最接地气的。

那么中医是如何看病的呢。

大家都听过“望闻问切”,事实上,中医确实是通过望闻问切来判断一个人的疾病,和该用什么药方。

望,看一个人的脸色,舌苔的表现,看一个人的体型,和他生病的表现。

闻,是否有咳嗽,病态口音,口臭等。

问,通过继续询问证状来证明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同时获得更多信息以便更精确判断。

切,脉搏,和腹诊,脉搏即人体循环而生的心跳反应,生病和不生病的状态是有不同的。腹诊,人的五脏六腑很多在腹腔,因此按按肚子是否哪里痛,胀,也是判断的好方法。

通过望闻问切,一个医生便知道了这个病人的情况,再开出对证的药方,这样才能根治一个人的病痛。

所以,药方是因人、因时而异的。现代医学将病的名字归类,例如感冒,肺炎,并且开发出相应的特效药。但是在中医眼里,十个人感冒,可能是十个不同的证状,那就可能有十个不同的药方,所以,药方应该辩证使用,而不能通用。

【如何看待偏方】

如上所述,有的人用了一个方子治好了自己的顽疾,然后就将这个药方介绍给别人使用,并且非常自信的说,我吃了有效。是的,你吃了有效,但是不好意思,因为体质和证状的区别,别人吃了不一定有效。

【人体都是怎么排毒的】

人吃五谷杂粮,居天地城乡,难免会积累一些病菌杂质,身体运行时间长了也难免会有一些不良积聚。

人体常见的垃圾有哪些?

我们喝水,一些水分不能正常排出体外,叫“水饮”,有的也叫“湿”,现代疾病例如“肾积水”“盆腔积液”之类的积液疾病。

体内分泌物或水分无法正常排出体外,形成浓稠物质,叫“痰饮”,浓稠者为“痰”,有的可以吐出来,比较稀一点的叫“饮”。比如脂肪瘤,现代医学的处理方式就是“切掉”,而中医用除痰的方式就可以解决。

再比如,有的人舌头下面可见2条粗大的血管,又黑又大,这种人大多左侧腹腔按痛,下肢干燥甚至掉屑,这种人则多有瘀血。

另外,由于病毒感染等,人还会感染一些寒热积聚,寒者周身功能抑制,易手脚冰冷,易腹泻等,热者功能亢进,易生疮疡,易惹痘痘等。

那么人是如何排毒的呢?

1,发烧

2,排汗

3,大小便

4,长痘痘发疹子

5,呕吐

6,睡眠

还有其他的

1,吐痰

2,流泪

3,呐喊等心理宣泄

等等

有的人常年不发烧,认为自己很健康,其实可能只是自己烧不起来,免疫功能失调了。

吃了药,忽然发烧,忽然发疹子,忽然呕吐,忽然拉肚子,有时候都不是坏事,怎么判断好事还是坏事呢?就是你吃了药之后有了这些反应,比如你呕吐的很厉害,吐了很多不知道什么脏东西出来,但是吐完了呢,整个人精神状态又不错,这种呕吐,就没有关系。

有的时候,例如颈椎病,有的人服药后会在短时间内感到疼痛加剧,这种情况多是服药后打破了身体的旧平衡,正在创建一个新的平衡,再服药两三日即可。

【如何看待进补】

进补,是中医时方的思想。我们长一辈的人,受时方的影响很大。经常听到“炖一只鸡给你补补身子”之类的对话。

说句玩笑话,中国境内不少濒危动物,正是因为“可进补”而濒临灭绝。

在经方来看,身体有问题,应该治愈它。有病吃药,没病吃饭,适当运动,身体自然就好,而不需要特别的去补胃、补肾。有的药方在治疗肾功能疾病时,整个药方几乎没有一味是“补药”。

经方常用的药方不多,但是加减化裁往往也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时方是很玄妙的,可惜后世的时方真正传下来用得着的,少之又少。就我知道的不少朋友去中医院看病,开出的药方,基本都是“觉得什么虚就加几味补什么的药”,一来二去,三十几位药都很常见,而经方常见方仅四五味,五六味,就算合方,也很少超过十二三味。

《伤寒》是张仲景写于战争年代的,所以《伤寒》中的药,大多廉价。

【如何看待牛奶水果】

理论不说,先说临床。

临床上发现不少患乳腺癌,甚至男性患乳腺癌的患者,还有一些皮肤病患者,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牛奶喝的比较多。

再说理论上,中医认为牛奶属寒凉之物,一些寒性较重的人,并不太适合喝牛奶。

第二,现在的牛奶真的安全吗,有激素吗,有那么多奶牛可以产奶吗,奶牛生病吗,奶牛生病打激素吗,打抗生素吗?不知道。

水果。当季的水果,成熟的水果,是不错的选择,但是也不宜吃多,因为凉的。有的水果寒性,体质寒的人也不宜多吃。

其次,现在的水果,嫁接吗,涂蜡吗,打药吗?不知道。

【如何看待医院治病】

医院有一些方面是很优秀的,例如车祸急救,骨折,手术等。

在治疗感冒上,医院的处理经方并不是那么满意。而且,很多其他奇怪的疾病,正是感冒没治好而转变而成的。例如,一些皮肤病,肺炎,肾病,肝病等等。这一点,表面上似乎没有直接联系,现代医学也不认为有直接关系,本文不做学术讨论。

一般来说,经方看待一些消炎药,抗生素等,都是属于寒凉之类的药物,并不适合一些体质较寒的人使用。

并且例如打点滴,发达国家的西医和中国式西医并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而且,在中医看来,其实很多奇奇怪怪的病,就是感冒没治好。我们不应该把感冒看成是一种简单的疾病,它是可病变的,而不是感冒了随便吃几盒感冒药就可以搞定的。

【我吃完这七副药就能好吗?】

有的疾病,半付药就搞定了。一些慢性的疾病,你是长期积累而来,请检讨自己,改变自己,而不是认为理所应当就有灵丹妙药来救你,而且要一副就搞定。

有,也要时间。吃多久,不知道。边吃边观察。

一般来说,简单的,急性的疾病,一剂知二剂已。比较复杂的慢性病,则要半个月,三个月,半年,或者一年两年不等。这种情况,经方其实已经是可以当茶喝的调理品了。

【如何看待是药三分毒】

《神农本草经》本就告诉我们,哪些药是无毒,哪些药是小毒,中毒,大毒。

再者,毒性就是偏性,偏性就是药性,没有这种特性,是无法发挥治疗作用的。

麻黄能兴奋人体,使心跳加速,高血压的人慎用。

附子有毒,久煎无毒。

细辛做散剂有毒,汤剂配伍无毒。

怀牛膝不可用于孕妇,易下胎。

石膏熟者收涩,故经方用生石膏不用熟。

学医者只要善用药物,有毒又如何?

还有另外一种毒,不是药材本身的毒,而是生产商制药过程中的水分问题,中药污染问题。

我刚接触中医时,加进了一个中医讨论群。群主本来是很爱中医的,爱之深责之切,结果变成每天在群里bla中药的毒性,中药的危害,中药不能吃。

不好意思,只要稍加注意,还是可以买到不那么差的中药。并且正规药店的中药,有的病人吃了几个月一年的,病治好了,也没有什么副作用。

再者,如果积累多了有副作用,中医可再设法治疗。

但是倘若怕中药中毒而不吃药治病,那岂不是本末倒置吗。

我们不能改变中药违规现象,但是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可以自己去控制的。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