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科技 >正文

对标 Rent the Runway,「星洞」看准的是“生活方式”奢侈品租赁

2018-07-09 10:14    

除了二手之外,租赁也正成为奢侈品大市场里的一个“新风向”。无论是为用户降低奢侈品的使用门槛,还是通过以租代售、以租代试的形式为品牌提动销,从本质上来看,大家都还在讲一个对标 Rent the Runway 的故事。

「星洞」是36氪最近接触到的一个奢侈品租赁平台,在近期获得了青山资本领投的 1500 万元天使轮融资。

包袋类产品因为相对保值、耐用,是大部分消费者接触奢侈品的第一步,也是多数奢侈品租赁切入的品类,星洞也不例外。不过,在星洞平台上,根据规划,包袋类产品只占整体 SKU 的 60% 左右,创始人张俊告诉36氪,星洞想做的奢侈品租赁是围绕整个“时尚生活方式”需求,因此,剩余的 40% 还包括 Rimowa 旅行箱、莱卡相机以及高端服装等。

张俊告诉36氪“拥有而不占有”是星洞想要解决的需求的核心,这中间包括了两大类人群,一类为我们传统认知中的奢侈品租赁的“典型用户”,即预算有限但有尝试奢侈品消费的冲动,另一类则是在奢侈品消费上已经相当成熟的人群,这其中的一个隐含逻辑是,商品价值最大化在于用户密集使用产品的阶段,当使用价值不断消减后,奢侈品被闲置,除了占用空间外,其实也是一大笔沉没成本。

在奢侈品租赁的赛道上,除了较早的过“美可网”外, 36氪在近期还介绍过百格、有喵等,后两者通过分时租赁的形式为二手货品的流通提供新方式和平台。从 Uber、Airbnb 到摩拜、ofo、衣二三,借着“共享经济”的大风口,消费者租赁消费的习惯也逐渐被培养。

再回到奢侈品租赁上,星洞想要主打的差异化在于新品租赁。除了在货源上选择全部从品牌端直采新品外,平台还会对服装配饰类产品每 6 个月进行更新,保证平台提供的产品均为应季新品,这些被“淘汰”的货品则会通过和第三方平台合作的形式在二手市场消化流通,旅行箱、电子产品等耐耗品则根据使用情况在 12 个月左右进行更新。

和大多数租赁服务平台一样,星洞的成本将主要集中在 3 方面:产品采购、物流和商品的养护上,如果要做重奢这类超高客单价产品,且主打新品,则前期的资金投入将尤其大,至于为什么选择新品,张俊提到了两点:消费者出于“拥有而不占有”去租赁某个产品一定是看重其使用价值的,在这一点上,贴合当季潮流的新品从设计和品质都更胜于二手商品,其次从使用体验上来看,在奢侈品租赁这件事情上,消费者对于新品的接受度要高于二手。

星洞的租赁分为周租和会员包年无限换租两种。前者需要用户支付产品价值的30% 作为押金,单日租金为产品单价的3%,张俊提到,周租的模式更多的是起到一种“体验导流”的作用,帮助平台获客,会员包年的模式会是平台主推的重点,在有效期内,用户可以不限次数、不限单次使用时长换租,会员分为每年9999元、19999 元、29999 元三大类,平台根据原价、租借次数对所有进行分级定价,不同会员每次租借的产品价值略高于会员费用。

根据团队给到的数据,单次租赁行为中,包括养护、物流、产品折损在内的成本为 60~80 元左右,从目前来看,在包年会员模式下,平台的盈利则主要来自会员费用和各类成本之间的价差,根据测算,当年付费用户达到 10 万人时即达到盈亏平衡点。目前星洞的产品还处于内测阶段,现阶段共有 800 个左右的 SKU。

团队方面,创始人张俊为联系创业者,拥有 17 年时尚行业从业经验,2013 年创建虎巴股份,联合创始人邱卓凡在香港和海港城及连卡佛管理层工作超过十五年,曾任Burberry副总经理及Gucci的中国区总监共超过十年;联合创始人范晓燕为产品社区 UCDChina创始人,拥有超过15年互联网行业从业经验,曾任网易、优酷产品负责人。

关于投资逻辑,星洞的天使轮资方青山资本认为,在新消费浪潮下,消费者从原来的应付生存转变成为经营生活、享受生活的,而星洞在做的奢侈品租赁以较低成本满足了消费升级中消费者的刚性需求。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