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军史 >抗日战争 >正文

地雷战的起源:或首创于闽浙赣苏区

2018-02-02 02:51    

关于地雷战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意见认为,地雷战首创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领导下的闽浙赣苏区。

1928年,闽北崇安上梅暴动后,在反动军阀优势兵力的进攻下,革命武装转入山区进行游击斗争。当时正规武器很少,"挨丝炮"成了革命武装大量杀伤敌人的主要武器。所谓挨丝炮,是一种原始的触发地雷,数百年来,闽浙赣山区人民一直用它来对付深山的猛兽。而闽浙赣苏区的地雷就是由古老的"挨丝炮"发展而来。

1928年,闽北的农民武装把"挨丝炮"改成地雷,埋在敌人进犯的路上,极大地杀伤了来犯之敌,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1930年12月,国民党一个团进攻弋阳苏区,红十军与地方武装把疲劳不堪的敌军引入埋有"挨丝地雷"的七星尖,炸得敌人血肉横飞,共歼敌300余人,生俘敌团长。

1931年5月,红十军由闽北回师赣东北苏区首府葛源,在通往葛源的必经之道何家坝再摆地雷阵伏击敌人,粉碎了敌人对赣东北苏区的第二次反革命"围剿"。从此,地雷战开始在整个闽浙赣苏区广泛地开展起来了。

地雷战在革命战争中的巨大威力立即引起方志敏的高度重视,为了推动地雷战的广泛开展,1932年初,省苏维埃政府从各县抽调了一批积极分子到闽北崇安集训,学习制造和使用"挨丝炮"的技术。学员学成后,又回到本县办班传授技术。后来又专门成立了地雷部,余汉潮被任命为"地雷部长"。他将敌人发射的哑弹拆开,取出火药,再带领战士用瓦罐装上火药和尖利的碎片进行引爆,终于研制出杀伤力更大的地雷。此后更建立"地雷厂",省兵工厂日产地雷300多颗,最多时达700多颗。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