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为什么骑兵对步兵叫“屠杀”? ——冷兵器时代的非对称战争

2018-07-10 16:57    

开篇先说个引子,公元前205年楚汉相争中的彭城大战。《史记》载:“春,汉王部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项王闻之……,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杀汉卒十余万人……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汉军五十六万人,楚军才三万人,汉军数量远胜于楚军,且借彭城以逸待劳,但又怎样呢?还不是惨败?这一战,刘邦父亲、妻子皆被楚军俘获,逃跑时一路被楚军追赶,连儿子、女儿都被推下车,众诸侯也纷纷背汉向楚。项羽率三万骑兵,飞兵千里,以少胜多,几乎全歼刘邦军,潇洒的不要不要的。

纵观中国历史和版图,可以发现在中国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包括整个冷兵器时代,凡骑兵强的时候,中国国力就强,版图就大。反之则反。所谓“盛唐强汉”,皆因为此。

都说秦皇汉武,秦始皇就不用说了,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为啥汉武帝刘彻比他爸、他爷甚至他老爷爷刘邦还牛掰呢?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用兵匈奴,开疆拓土。汉朝时匈奴的军队远不及汉朝的军队多,但匈奴为骑兵,汉朝多为步兵,匈奴人骑在马上,居高临下,对汉朝的步兵十分不利。对此,汉武帝决定改变这一现状。武帝在边郡设立马苑,大量养马,官府养马达45万匹,奠定了建设大骑兵集团的基础。常备骑兵10--15万,再配以十多万精干步兵,经过44年对匈奴用兵,一举击溃匈奴部落,使“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唐太宗也特别重视骑兵,也善于用骑兵,擅长用骑兵奇袭、急袭、远程奔袭。唐军中骑兵数量极多,步骑比例三比一,为其它几代所不能及。唐朝是中央王朝骑兵鼎盛时期,也是中央王朝鼎盛时期。建立了马政,这是强大骑兵的基础。有管理制度,是各级官府行政的重要内容,从上到下抓,焉能不强?

元朝和清朝,元朝骑兵和大清铁骑,大家都知道,是中央王朝被夷族侵占的两个朝代,同时元朝和清朝又是开疆拓土、版图扩大的朝代。现在人都不明白为什么宋朝经济上国富民强却武备松懈、备受欺凌以至于两次亡国?一是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虽然杜绝了内患的可能,但从此也开始了文官治国、文官带兵、武备衰落的时代。再就是燕云十六州的丢失,让宋朝没有了养马地。

在冷兵器时代,能够在野战中对付骑兵的只有骑兵。古代骑兵对步兵,平原地区是步兵对骑兵十不当一。北宋前期拥有历代王朝最强悍的步兵,一样打不过以骑兵为主的辽帝国。论说经验,宋朝步兵长期和骑兵作战,战法、战术都围绕对付骑兵,但均无突破性进展。

在作战中,宋朝军队非常讲究阵型,正面作了非常坚固的防御,两侧是少量机动骑兵护卫。但骑兵不会在你摆好拒鹿角、绊马索后冲你的阵。如若那样能行,砌一堵墙好了,像长城不比人盾坚固有效还减少牺牲的多么?再者,骑兵成群进攻,呼啸而来,可立马让步兵的士气降到冰点。

至于明朝,能从元朝手里夺得天下,没有冷兵器时代强大的骑兵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整个冷兵器时代真正骑兵与骑兵对冲能不落下风并打赢的骑兵就数元灭之时的明军骑兵。明成祖朱棣就曾亲率骑兵打到贝加尔湖。即是明后期明军的骑兵也并不差,袁崇焕的关宁铁骑就对大清数次以少胜多,几千轻骑杀的大清数万人马大败而逃。所以,明朝领土疆域达到历史极盛。后来明亡,不是亡于明军战斗力,而是亡于皇帝,与宋亡不同,在此不作讨论。

中国的抗战和解放战争原则上说,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热兵器时代,而是冷热兵器混合交替使用的时代。从那时的主要单兵武器——半自动步枪来说,一半刀,一半枪,一半冷兵器,一半热兵器,最能体现这个特点。随着飞机、大炮、机关枪、坦克及摩托化交通工具的出现,骑兵在总体上已不能占据压倒性优势,但仍然有大作用。在局部战争中,亦有压倒性优势。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对马家军与彭雪枫在豫皖苏对国民党,都曾吃过骑兵的大亏。后来,彭雪枫组建骑兵团,曾经一个骑兵团对敌一个骑兵师,而且大败敌军。除了共产党的骑兵更强之外,还因为共产党的骑兵团先用了炮轰。这是非对称中的非对称,冷兵器中的热兵器。包括彭德怀打二马时都使用了大量炮火协同。骑炮协同,威力无穷。

这充分说明,在相同的战场条件下再好的冷兵器也比不过再差的热兵器。就像一个武功高强的人掌风再凌厉,只需一把枪,武功再高,一枪撂倒。

当然现在战争,已经超越了冷热兵器的概念,是全方位的立体战争。骑兵,作为几千年来战场上的王者,也已经只能作为回忆而存在。现在战场上的角逐越来越被政治上、经济上、制度上的竞争所代替。文明必将代替野蛮,竞争必将代替战争,和谐才是王道。东西方文明碰撞、交融、相互促进才是地球美丽的春天。各国的疆域也必将只是作为一种心理概念,个人的实力,国家的实力,比的是贡献、付出,是个体的、群体的付出在他人或另一个群体引起共鸣的愉悦体验。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