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邯郸人必须要知道的邯郸八大景

2018-07-10 16:58    

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端,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很多人都知道拥有数千年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底蕴,是全国著名的“成语之乡”“太极之乡”。历史遗迹众多,但是邯郸究竟有哪些历史文化和景观呢?如果你是土生土长的邯郸人,这些地方你一定要知道哦,那就是邯郸独有的八大景观。

邯郸人必须要知道的邯郸八景:

一、赵文化遗存

武灵丛台

丛台又称武灵丛台是邯郸市的象征,中国百家名园之一。位于邯郸市丛台公园内,相传始建于战国赵武灵王时期(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99年),是赵王检阅军队与观赏歌舞之地,古称"武灵丛台"。

赵王城遗址

赵王城遗址是战国时期赵国王宫所在地,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战国时期的王城遗址,是研究我国封建社会初期都城建设的珍贵文物,1961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王陵

赵王陵又称三陵陵墓、温窑灵台位于河北邯郸县与永年县西北交界处,紫山东麓的丘陵地带,距邯郸市区20公里,属三陵乡境内,有5座较为集中的陵丘,它们相距不过2至3公里,其中,在邯郸县境内共三大墓丘,从东至西编号为1、2、3号;另两座在永年县,编号为4、5号,它们是中国战国时期七雄之一赵国的帝王陵寝,称其为赵王陵。

二、邺城文化遗存

铜雀台

铜雀台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城西南18公里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古称邺,古邺城始建于春秋齐桓公时,三国时期,曹操击败袁绍后营建邺都,修建了铜雀、金凤、冰井三台,即史书中之“邺三台”,是建安文学的发祥地,台高10丈,有屋百余间,因历代名人题咏甚多而名。

邺城遗址

历史上的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城遗址,由南北二城构成。邺北城是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封魏王后营建的国都,曹丕代汉移都洛阳后,以此为北都。后赵、东魏、北齐相继都邺,承光元年(577年)北齐亡,此城衰落。邺南城为东魏元象元年(538年)依邺北城南墙而建,毁于隋代。邺北城与邺南城遗址位于河北省临漳县境内。

鬼谷子祠

鬼谷子祠堂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香菜营乡谷子村,是鬼谷子母亲的家乡,也是鬼谷子生长的地方。后世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鬼谷子外祖母的宅庄上修建了祠堂,取名鬼谷子祠堂,称其母亲为王老圣母,称鬼谷子为王禅老祖 。

三、永年太极文化

广府古城

广府古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太极拳之乡,中国北方独一无二的古城、水城、太极城。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明清时期曾为冀 南三府之一的广平府治所,故称为“广府”。广府古城坐落于达4.6万亩的永年洼湿地中央,为独一无二的旱地水城,被誉为“北国小江南”。

弘济桥

弘济桥位于河北邯郸市永年县广府古城城东2.5公里的东桥村,距邯郸市20公里,明万历年间重修,俗称东桥。该桥结构于赵州桥相似,为单孔双敝肩石拱桥,全部用石块砌成,坚固结实又美观大方。所处的滏阳河段为南北流向,东西横跨滏阳河上,故为东西横跨桥,东桥村因在桥东而得名。又因其位于广府古城东,当地人也称之为“东桥”、“老东桥”。

杨露禅故居

杨露禅故居建于晚晴时期,总占地面积980平方米,分为南北两部分。1992年,杨露禅故居在原来的基础上得以复建,整个建筑比原貌规模更大、更高。另外还增设了杨式太极宗师雕像、纪念馆以及供人歇息的凉亭、茶座等。武禹襄故居是一座具有典型晚清建筑风格的院落。故居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红色革命文化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位于晋冀鲁豫四省的交界城市——河北省邯郸市陵园路中段,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大型烈士陵园。1946年3月奠基,1950年10月落成。陵园占地320亩,分南北两院,是我国建筑最早、规模最大、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题词和碑文最多的烈士陵园。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左权墓

左权墓,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墓建于1950年,东西宽54.05米,南北长52.5米,高6.6米。前有左权将军浮雕头像,头像前面是高大碑楼。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左权将军之墓”刻于汉白玉石碑正面,东面碑刻有朱德总司令“吊左权将军”诗、“左权同志碑志”,西面刻贺龙词。墓的对面是左权将军纪念馆。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9师司令部旧址

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位于河北邯郸涉县,由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将军岭和一二九师陈列馆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三百亩,2013年顶峰国际旅游景区规划项目。

刘伯承墓

刘伯承墓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赤岸村将军岭。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元帅在京逝世。遵照他的遗嘱,10月27日,由刘帅子女刘太行、刘太迟、刘雁翎和中央军委办公厅、总参管理局负责同志护送,将刘帅灵骨安放在将军岭第一个129台阶处,并建造了刘伯承元帅纪念亭。

五、邯郸道文化 串城街

邯郸道是古都邯郸城的中心大道,是秦始皇荀子的故里,是邯郸历史的重要载体。武灵阁、玉皇阁、秦始皇诞生地纪念馆(朱家巷、秦始皇故里)、荀子故里(荀子诞生地纪念馆)、蔺相如回车巷、蔺相如府、廉颇将军府、古战役纪念柱、学步桥、慈禧行宫、邯山书院、武灵丛台、张国彦宗庙、王琴堂故居、汉阙、司马相如题诗枕、河北银行旧址、骑兵雕像群等人文景观荟萃。

六、涉县女娲文化娲皇宫及碑刻

娲皇宫位于河北省涉县中皇山上,是全国五大祭祖圣地之一,是全国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早、影响地域最广的奉祀女娲的历史文化遗存,被誉为“华夏祖庙”。始建于北齐,也就是公元550年到公元577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神话传说中女娲氏“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地方。

七、南北朝遗存兰陵王墓为首的北朝墓群

是北齐神武帝高欢之孙高肃之墓。墓冢高大,周围建有透花围墙,墓地建有碑亭。 兰陵王墓为北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欢之孙高肃之墓,其墓北有封土,南有碑亭。碑亭是现存“磁县三高。

八、邯郸成语典故文化 邯郸成语典故苑、回车巷、黄粱梦

邯郸成语典故苑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插箭岭公园内,占地6.8万平方米。它建于1996年,是邯郸市委、市政府为弘扬邯郸历史文化而建。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和园林特色,1999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据专家统计,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共有1584条。2005年10月26日,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河北省邯郸市举行命名颁牌仪式,授予邯郸市“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称号。

漫步在邯郸的街头巷尾,随处都能见到成语典故,邯郸学步雕塑(学步桥)、胡服骑射雕塑、荀子雕塑、罗敷雕塑、武灵丛台、七贤祠、回车巷、插箭岭等等,无不让你感到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