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军史 >抗日战争 >正文

抗战时期陕甘宁:一条皮带勒出延安Style

2018-02-02 08:28    

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物质生活相当匮乏,这种情况既源于大西北的自然条件,同时又受到战时环境的影响。如此,陕甘宁边区人民在衣、食、住、行方面展现了自己独有的生活特色。

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物质生活相当匮乏,这种情况既源于大西北的自然条件,同时又受到战时环境的影响,一方面大量非生产性人员迁入陕甘宁边区,另一方面又有日伪的封锁及国民党的压力。如此,陕甘宁边区人民在衣、食、住、行方面展现了自己独有的生活特色。

边区民众的衣着简单朴素,更谈不上"品味",有的仅仅是遮寒保暖的功用,军装成为公职人员及青年知识分子引领穿衣的"风尚"。饮食是战时边区最大的困难,广大民众经常食不果腹,公职人员则靠基本以小米为主"供给制"生活。不管是中共领导人还是普通民众,窑洞都是其挡风避雨的独特居所。在道路崎岖的黄土高原,边区民众出门基本"靠脚",在中共的领导下,边区的交通设施得到一定修建与改善。

[衣]公职人员引风尚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以原始农业经济为主,边区民众的衣料主要取材于当地出产作物,式样传统,布料粗糙,但公职人员与一般民众的衣着区别较大-即便是普通民众,也因阶层的不同、家庭条件的差异,在衣着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变化。比较富有的家庭有能力买到好的衣料,边区北部的畜牧业特产的衣料能制成皮衣;普通民众只能以土布为主,广大贫困阶层甚至衣不蔽体。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