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情感 >正文

绿城广场相亲角:寻找婚姻还是买卖爱情?

2018-07-12 17:58    

根据度娘的记载,在郑州,有这样一处地方;

它始建于1986年,与人民公园并列为郑州小学生作文两大主角。

它号称郑州的中心广场,绿城郑州的点睛之笔。

它紧靠郑州市市委,与碧沙岗公园隔路相望,地铁一号线从这里穿过,

各种单位没事儿就要去广场上拉个条幅标语,

可今年,它居然因为相亲火了。

厉害了,我的绿城广场。

郑州的门面

据说,绿城广场刚建好那几年,就是郑州的门面;

车来车往的十字路口,它安静的伫立在一旁。

今年的绿城广场,一共分为八个区域,包括集会活动区,中心文化娱乐区,园林观赏区等。

在植物的栽种上,绿城广场也特别有讲究。

实行“点”、“线”、“面”、“乔”、“灌”、“草”相结合,花卉栽植以常绿为主,兼顾四季景观,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绿色永驻。

巍巍嵩山,滔滔黄河两座雕塑分布在广场主区域的两侧,无声的诉说着中原的文化。

在绿城广场,你可以找到消失已久的“报亭”,虽然它现在已经是小卖部了,但仅看外表,还是能想起曾经郑州大大小小的报亭。

广场上的白鸽一点都不怕人,小美在这里遛弯时,甚至有白鸽主动靠过来,估计是想问问小美手里有吃的没有吧。

锻炼身体的老人,嬉笑打闹的孩子,绿城广场,似乎和普通的公园没什么两样。

“叔叔,传说中的绿城广场相亲角在哪啊!”

“你往前走,木葛这盖儿,过牢马路都是类!妞啊,你还年轻住类,那地个儿竟是老头儿老婆儿,都是自给儿孩找对象类!”

“谢谢叔叔,我就是好奇想去看看。”

于是,小美我从绿城广场主区域往西走,穿过嵩山路,来到了这个所谓的——相亲角。

婚姻的菜市场

相亲角这个名字,乍一听还有些文艺,但是实地探访过后,这场面,着实让小美有些嫌弃。

只见在花坛正中间,各种各样的个人信息被写在一张张纸板上,摆满了每个角落。

除了传统的身高体重外,房子、职业、收入成了每张纸板必有的信息。

而在求偶条件上,除了必提的相貌,更多人要求的是收入和房子,更有甚者,为讲求门当户对,把对方父母的收入要求也写上了。

好端端的相亲角,整的跟个菜市场一样,每一个鲜活的个体,被拆解成一项项具体的参数,悬挂街头待价而沽。

只是,这样的方式,能带来真正的幸福么?

到底是谁,让这个相亲角火爆了起来呢。

小美我转了一圈儿,终于找到了答案。

这里来相亲的人,确实挺多的,只是几乎没有本人来的,都是父母拿着孩子的信息,用小美这一代难以理解的方式,付出他们的爱。

父母独特的爱

围着花坛转一圈,满是举着儿女的信息交谈的老人,

名校毕业,国企编制,留学海外,长相端正......一项项“优质条件”跃然纸上,满满的都是作为父母的骄傲和炫耀。

“我家儿子在××工作,月薪两万,有房子,有路虎车,有短婚史,你介意吗?”

“我闺女在××银行,身高173,硕士学位,月薪也是过万,要不咱两家聊聊。”

呆了不到二十分钟,类似的对话听了有好几大段儿。但套路基本是一致的。

“男孩女孩?年龄多大?”

如果分别是男孩女孩、年龄相近,素不相识的两位家长便有话聊了。

“在哪工作呀?带不带编?房子买哪了?”

这几个问题,往往是双方家长的第二层问题。

工作合适、有房,家长便开始问双方孩子的性格了,边聊边掏出手机划拉,“看,这是俺儿子(妞),长得可以吧?”

运气好的,说不定当面就拍板让孩子正式相亲,运气不好的,则自己默默地掏出纸笔,细心的记录着。

有编的郑州土著,最具竞争力

一套家具带沙发, 二老倒贴能带娃, 三转一响带咔嚓, 四季衣服带块巴, 五官端正一米八, 六亲不认认娘家, 七十五元带附加, 八面玲珑往上爬, 酒烟不沾不喝茶, 十分老实听我话。

这是八十年代的非常流行的嫁女顺口溜,而到了二十一世纪的相亲角,关爱子女的父母们对这些条件进行了大幅度的升级。

有房子、工作稳定是最基础的要求,如果二者缺一,基本会被大多数父母直接PASS。

满足上面两个条件,如果再有一辆车,就会加分,车的牌子越响亮,加的分越多。

郑州土著有房有车,再有一份体制内的在编稳定工作,那便是抢手货。

而性格、学历之类的,基本只是点缀,几乎没有父母会认真的考察这一点。

其它比较奇葩的条件,据说也很多,比如说有人要求女方必须体重111斤。

婚介机构挣钱忙

相亲角的火爆,也让各类的婚介机构争抢入驻。

有人脖子上挂着二维码,四处拉人进自己的“资源群”;

有人穿梭于各类型的父母当中,递上自身单位的名片;

公园小路上,摆放整齐的文件夹和招呼你填写资料的职业红娘也占据了半条道。

一排排简介被分门别类地码放,明码标价。

不少家长都坐在小马扎上翻着文件夹,有的还贴着一寸证件照。

听婚介们说,想看这些资料需要缴纳高额的费用。

但为了给子女物色到门当户对的配偶,这点钱对老人们来讲,根本不算什么。如果想看更精确的资料,还要再交更高额的会员费。

而且其中相当多的资料,都是由到此为子女征婚的老人自己填上去的。

填完资料再交一百块钱,每当有合适的人选出现,婚介们就会主动打电话通知老人。

明码标价的婚姻最划算?

有人说,婚姻的实质其实就是一桩经济行为。

有经济学家分析,不管是原始时期还是现代社会,门当户对+三观合适的婚姻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

原始社会的部族联姻,可以联合狩猎,成功率增加,而中国古代传统的男耕女织,其实就是一个生产合作小组。即使到了现代社会,夫妻购买一套房子,显然要比单身者负担小。

如果单纯从效益的角度出发,“明码标价”的婚姻似乎最划算,至少可以让双方都不吃亏。

前不久,有个段子就是: 按照现在的北京房价,两个北京土著结婚,相当于两家上市公司合并。

何止是经济学,我们的文化中,婚姻和财富高度捆绑。

网上有人说,“爷爷娶奶奶时,只用了半斗米;爸爸娶妈妈时,只用了半头牛;而到我们这一辈娶媳妇时,却要了父母半条命。”

这真的合理么?

尾声

在小美看来,这个地方,不应叫做相亲角,而应该是一个交易市场。

婚姻被当作商品,每个人在其中即是消费者,哪怕看起来是操纵者的父母,也无疑是在用自己多年累计而来的成本当作筹码,换取父母最想要的那个佳偶天成。

可是,他们却似乎忘记了——婚姻的前身,叫做爱情。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