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社会 >正文

老太百万理财逾期梦魇:经理劝购 以为银行会兜底

2018-02-08 17:13    

“陈娟(化名)很反感我上告,当面说我这样做会害她没了工作。”广州的王桂芬(化名)说。

王桂芬早就想到去建设银行缴纳诉讼费会有困难,但她还是去了。在建设银行广州市东泰路支行客户经理、“老熟人”陈娟的陪同下,王桂芬没有排队,而是径直去了建设银行广州市东泰路支行的一个柜台。尽管如此,王桂芬还是等了近一个小时,最终被告知无法办理诉讼费缴纳,因为“不符合手续”。

王桂芬今年71岁,2017年8月29日刚加入一个已有13名投资人发起的诉讼团队。王桂芬说,自己打了几十年交道的建行竟然骗了她。这个团队中的人都曾在2014年从建设银行购买了第三方理财产品,投资金额从50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据一名投资人透露,他们这样自发组成的团队其实还有几个,有一个17人的团队找银行比较早,连续讨要说法,拿回了所有的投资本金。“还有一个投了1000万的,在银行睡了一个月,最后也把钱拿回来了。”

陈娟愿意帮王桂芬,是因为她始终认为自己也是受害者。她向王桂芬解释,那么多人买了这款产品,她一个小小的客户经理怎么可能顶得住。

2014年8月27日,王桂芬在建设银行汇款100万元。

2014年,经当时是建设银行广州市五羊新城支行客户经理的陈娟极力推荐,在没有做风险承受测试的情况下,王桂芬一次性购买了数额达到100万元的“理财产品”。但就是这款收益率为10.5%的“投资基金”,变成了她这一年半来的噩梦。

如今,这个包括王桂芬在内的小团队,所有人都拿回了25%的本金,但利息却不是合同上的10.5%。“建设银行越秀支行说利息只按3.25%计算”,王桂芬说。建设银行官网显示,其两年期整存整取年利息为2.25%。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向澎湃新闻表示,无论是哪种金融产品都有投资者适当性的要求,消费者在银行买理财产品的时候,要签署风险承受能力的测试。如果银行没有按照这种规定执行,就需要承担责任。

1 2 3 4 5 ... 8 下一页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