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 >心理 >正文

医生看病5分钟?妈妈四招来应对

2018-07-24 17:50    

初冬,忽冷忽热,医院的儿科又到了人满为患的季节。发烧的,感冒的,腹泻的患儿处处可见。看着一个个可怜巴巴的小婴儿,再看看焦急的父母,可可妈胸有成竹。

可可妈是一个聪明的妈妈,自从有了孩子后,一改出门不带脑子的常态,积极开动脑筋,在各个方面进行学习,包括如何正确带宝宝看病。

其实可可妈是有失败经历的。想起可可刚出生一个月时,黄疸高,湿疹重,可可一家人火急火燎开车1小时直奔医院,看着人潮汹涌的儿科诊室,摸摸排起了长队。足足等了4个小时后,终于到可可了。医生还未开口,可可妈、爸爸、奶奶就轮番上阵,叽里咕噜一阵说,医生皱着眉头,无情打断!

“娃娃生病这几天,哪个带得多?”

“我和他奶奶”

“娃娃啥症状”

“全身长红痘痘”

医生边解衣服,边问“大人吃了啥”

奶奶:“吃了豆腐,跟她说了别吃豆腐她偏要吃”

可可妈:“我没吃,你跟我说了我就没吃了”

奶奶:“你明明吃了,我看到你……”

医生:“别吵了。平常娃娃穿的和盖的被子厚不厚?”

可可妈:“衣服穿的三件,裤子穿的两条,比今天穿得薄”

奶奶:“我记得衣服穿了四件,比今天厚,里面穿了一个小马甲的”

可可妈:“喊你别跟他穿厚了,你又给他穿”

医生:“别吵了!没啥大问题,娃娃有湿疹,妈妈别吃鸡蛋、牛奶、豆腐等过敏物,娃娃衣服别穿厚了,别盖厚了。这个药用来擦身体。”

爸爸:“医生,就这样啊?我们排了4个小时队,你这个一分钟都没看到,不用吃药啊?”

医生:“好了,好了!下一个!”

只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可可妈一家人都炒得不可开交!可可妈觉得丢尽了脸面。可可妈留了个心眼,心想:我倒要看看下一个妈妈是怎么给娃娃看病的。

医生:“你们娃娃啥情况?”

小男孩奶奶正准备说话,小男孩妈妈轻轻拦住了她,对医生说:“你好医生,我们娃娃发烧了”

随后,妈妈拿出一个本子,只见本子上写满了文字和数字,边看边对医生讲:“我宝宝1岁1个月,体重25斤。昨天早上8点察觉发烧,量体温38°,我们进行了温水浴,再量体温,已经降到了37.5°,观察宝宝精神很好,食量跟平时一样多,但是4个小时候,温度忽然上升到39°,我们喂了美林退烧药,喂药后,体温降到了38°。期间宝宝开始哭闹,没有精神,也不进食,从昨天12点到现在总共喝了100毫升奶粉,睡眠时间总共6个小时,温度最高39.5°,吃了第二次美林退烧药。目前宝宝体温39°,宝宝3天前到现在还未大便过。发烧期间,我喂了很多水,尿液有所增加。

可可妈对这位妈妈佩服得五体投地,又接连观察了以下几个患者,总结了以下几条看病经验:

一、首先,告诉医生孩子的基本信息。

例如身高体重年龄。让医生有初步的了解,因为药物要根据体重来开,特定年龄阶段也会有特定的疾病。

二、客观的记录。

不要说“可能、大概、我觉得”等字眼,更不要给医生说我记不得了;给医生描述病情的时候,不要加重病情,医生需要的是客观真实的数据。例如,发烧期间温度升高多少次?最高多少度?大便几次?喝水多少毫升?吃过什么药,效果如何等,要么把药物名称记下来,要么把药物包装拍下来。

三、图片、视频是最好的描述。

如果宝宝腹泻,一定要拍图片;如果宝宝哭闹,一定要拍视频,例如肠绞痛、肠套叠的哭闹方式很特别

四、不要质疑医生。

很多父母很担心孩子,觉得孩子病情很严重,但是医生往往看孩子两三眼就开好了药,整个过程可能一分钟不到,这时,父母就会抱怨医生看病不认真,态度不好,或者有意夸大孩子病情,这都是不合适的。

要知道,医生看过很多患儿,你认为很严重的病,在医生眼里在平常不过。当然,如果你掌握了充分的证据,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可以放低姿态,用礼貌的语气和医生沟通。

当然,很多细节也需要注意。例如,医生需要听娃娃肺部音,但是家长给娃娃穿的衣服穿脱不方便等。生病每个家长都很焦虑,但客观理智的沟通才更有效果。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你。

文 | 新生命干细胞 图 | 网络

◎ 本文版权归新生命干细胞所有,侵权必究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