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 >保健 >正文

HPV疫苗之前,TA不做老大已经好多年

2018-08-03 10:27    

香港30多年的宫颈癌发病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早在2006年HPV疫苗上市之前,宫颈癌的粗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已经呈现出长期显著下降的趋势。

这似乎与多数媒体报道和广告软文中那个气势汹汹、不可一世、极端恐怖的女性大奸大恶之癌魔形象极其不相匹配。

难道宫颈癌不是数一数二的女性癌症吗?TA的前世今生究竟是怎么个模样呢?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官网对目前全球的宫颈癌流行形势做出了权威性的概述。

接下来根据笔者一贯的套路,肯定是要到GLOBOCAN 2012数据库去寻找资料,但这次是直接摘录分析结果。

选定其首页标题行的FACT SHEETS,点击Cancer Fact Sheets模块。

可以发现有合计和8个分类的常见癌症可供选择,Cervix uteri(子宫颈)就是其中之一。

选定后就出现了Cervical Cancer(宫颈癌)的概述。

这次先不看图,直接看文字,百度翻译如下:

宫颈癌是全球第7位的常见癌症,女性的第4位常见癌症,2012年的新发病例估计达到52.8万。(第1位肺癌是180万,女性第1位乳腺癌是167万,都有3倍之巨。)

宫颈癌像肝癌一样,绝大多数(约85%)发生在欠发达地区,占到当地女性癌症的12%。

绝大多数发生在欠发达地区,也就是常说的“穷癌”。

说宫颈癌时提及肝癌,不仅是因为“穷”的属性一致,而且还都是病毒感染为主要病因的癌症。

胃癌也是“穷癌”,是与细菌属的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有关,且没有那么强的关联度。

另一个著名的“穷癌”是食管癌,危险因素中感染占比就更低了。

那么哪里的宫颈癌发病率最高呢?

这里把年龄标化发病率30/10万以上的归为高危险区域,包括东非、南非和中非,不就是整个非洲吗?

还有美拉尼西亚群岛,这个群岛虽在南太平洋,却有“黑人之岛”的诨名。

最低危险的区域包括了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西亚。

从以上发病地图观察,南美诸国、印度、蒙古和中亚也较高危,欧美和中国属于较低风险地区。

风险高的地区除了贫穷因素,还有多妻(非洲)、性开放(南美)和女性地位低下(印度和中亚)等原因。

风险低的地区除了富裕因素,像富得流油和穷得饿死并存的西亚,还特别讲究生理卫生(男性从小割礼,切除过长包皮,有助于减少HPV等性传播微生物的滋生),性观念也极端保守(女性终日青纱遮面,寡妇还不易改嫁)。

那么不算很富裕,甚至还需要精准扶贫的天朝,生理卫生课时常被语数外侵占着,性观念还不算保守,当然不能跟岛国比。

所以我们的邻国都比之困难些。

网页上还提供了3张不同国家的发病率趋势图:

可见丹麦、芬兰、法国、英格兰、中国、印度、日本、菲律宾、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新西兰和美国等国集体呈现下降的趋势。

只有斯洛伐克、西班牙和泰国下降不显著,甚至有过迅猛增长的反弹。

可以注意到,像芬兰这样发病率一向很低的国家,也出现了如同香港一样的不减反增现象,到底是不是传统防治手段的瓶颈,最终要靠HPV疫苗来解决呢?

如果我们翻阅下稍早一些的文献,基本上都会告诉你,宫颈癌在90年代之前一直是曾经的女性第一大癌症,由于近30-40年来,如此大手笔的下降,才有今天的格局。

这种下降趋势为什么会出现极限,而不是一降到底呢?

视线转回香港,看下1983-2015年期间粗分年龄组的发病率变化趋势:

可见20-44岁的青年人群几乎保持着低发病率的稳定态势。

45-64岁的中年人群和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则从高位一路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中年人群,她们为什么能在宫颈癌负担的下降运动中胜出呢?

笔者以为最应该感谢的是1个人的1项伟大发明。

也许30年后再回首,HPV疫苗的发明依然不及这项发明为减少宫颈癌,挽救女性生命,维护人类健康所做出的历史贡献之巨大。

本文是春晓医生参与肿瘤登记项目的心得体会,所有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用于分享交流。

欢迎参与和关注本项目的同行留言,您的想法和建议,将有助于工作的开展。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