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社会 >正文

百岁老人杨白昌:活到老学到老

2018-08-03 12:49    

杨白昌

杨白昌写的日记

杨白昌的书籍

雨后的乡村空气十分清新。日前,记者在围龙镇人大主席杨之光的带领下,来到了卧龙村一位百岁老人的家。刚走进院坝,几条小狗围在我们周围不停吠叫,似乎在欢迎我们的到来。转进堂屋,只见一位身穿中山装,头戴军旅帽的老人正坐在沙发上看着《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杨之光告诉记者,这位老人名叫杨白昌,今年刚满100岁,是一位爱学习有文化的百岁老人。

坚持每天看书写日记

杨白昌出生于1917年,虽百岁高龄但头脑清晰,口齿伶俐。老人说,他从小就喜欢读书,17岁从铜中毕业后,就回到围龙镇(当时的转龙乡)当了老师,这一干就是44年。这期间他经历过战乱,也种过田,但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61岁退休后仍不离文字工作,在当时的大庙区编写区志。

“我是学文科的,特别喜欢语文、历史和地理。”杨白昌说,他爱好读书和写字,直到现在每天都坚持读书和写字。在杨白昌的卧室,记者看到了一摞手抄本,据老人的大儿子杨万千介绍,这是父亲写的日记。记者随手翻开一看,日记最新的日期正是我们前来采访的头一天。杨万千说:“这是他的习惯,多年不变。”记者发现,日记的形式除了叙事,还有很多的诗句,杨白昌喜欢把当天发生的事用诗的形式表现出来。

自我保健意识强

“我每天早上起来要走1000步,人老了要活动,越不动就越动不了。”杨白昌说,这个习惯他已坚持了十多年,晴天就在院坝走,下雨就在屋里走。即使如今腿脚不够灵便,他也要拄着拐棍散步,从不间断。

随同记者一道的围龙镇卫生院梁医生说,杨老保健意识很强,前几年上街赶场时,老人家总会来到他办公室拿健康知识手册回家看。记者看到,老人的牙齿至今还没有完全脱落,和我们讲了将近一个小时的话也不觉得累,且声音宏亮。

杨万千说:“父亲的作息时间很规律,晚上9点钟睡觉,早上6点起床,中午还要睡午觉。中饭和晚饭各一碗,早上一杯中老年高钙奶粉加10g蛋白粉和一个鸭蛋。”

老人有好修养、好脾气。在杨万千的印象中,父亲从来没发过火,在学生的眼里杨老也是温和的老师。老人曾经的学生欧汉英说,以前上杨老师的历史课,学生在下面调皮捣蛋,他看到了只是温和地说一句:“你们还是听一下嘛。”

不断学习 与时俱进

杨白昌的一生就没有离开过书,无论是工作时,还是闲暇时光,几乎都是与书紧密相连。

杨万千说,父亲的书籍虽陈旧但都保存得非常完好,《毛泽东选集》全卷都在,每一本他都看过不止一遍。书架上的书看起来很陈旧,大多是因为老人经常翻看所致。父亲还经常让他买书。而且,时代在进步,父亲读的书也在变化。“要与时俱进,不能只读老书。”杨白昌说。

杨白昌感叹,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党和国家对他的恩情比山还高,比水还深。“我虽不是党员,但我心中有党。希望国家越来越强大,百姓的生活越过越好。”临别前,老人如此说。

(文/图 记者 李蜜)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