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教育 >正文

日本的中学生自治(文化祭篇)

2018-08-04 01:38    

校门装饰一新

日本的学校鼓励学生自治。筑波大学附属駒场中学(简称筑駒)是东京一所男子学校,刚刚结束文化祭,学生管理的网页、Twitter内容充实,我编辑整理了一下,看看能否通过这一项为期3天,筹备一整年的活动,让大家了解一些日本中学生的自治现状。

筑駒的文化祭,从筹划开始,到最后所有活动一般公开,全部由学生自主自治。专业软件使用、料理烹饪,同学们几乎都是第一次,凭着前辈留下的“工作手册”外加自己钻研,活动结束时都某种程度成了专家。每个活动部门有老师做顾问,但老师们“很守规矩”,除非“应邀”,通常不多嘴。一些大的决定,比如大门的装饰设计草案,当然最终要通过校方审查,是安全上的考虑,也是事关“面子”,大门的形象不能太出格。

文化祭的活动,大致分为游戏部门、微型室内剧部门、展室部门(生物展室,铁道展室,折纸展室等等)、舞台部门、饮食部门(饮食小摊和餐厅)。同学们按志愿归入各部门,另设一个专为各个部门服务的委员会“文化祭実行委員会”。文化祭実行委員会

文化祭実行委員会,简称文实,从初一至高二五个年级中选出42名同学组成。文实分11个责任部门:总务、广告、装饰、SCC(杂务组)、审查、器材、电力、电波、印刷、财务和庶务。

来宾中很多学龄前儿童,游戏组大哥哥们总是特别耐心

台后管理一刻不能疏忽

1. 财务组

第一件工作,全校需要的木材,各个部门消耗用品,比如钉子螺丝、纸张、胶布、海绵,涂料等,由财务组统一向商店订购,然后卖给各个活动部门,一来回避混乱,二来比分散购入更节约时间、经费。还有一些历年保存的工具类物品,比如锤子、拔钉器、直尺卷尺、木工锉刀等,由文实租借给各个部门使用。还有一些称作“文实物品”的书类、绘画等,也由文实摆摊销售。

第二件工作,财务组经手的资金超过200万日元,需要慎重管理。饮食等销售收入也必须计入收支表,文化祭结束后,交给下任文实(现在的高一生)。对,这一届文化祭还在进行中,下一届文实成员已经选定,概念上文化祭结束次日起便展开活动。

购入木材的量非同小可

游戏道具全部手制

线路连接是个磁细活儿

游戏机背面蜘蛛网般的连线

收工后人海战术检查漏网的钉子等危险物品

2. SCC组

Security Cleaning Counting的略称,主要负责垃圾回收和来宾诱导、秩序维持。

垃圾有木材类、油漆类、螺丝铁钉类和危险品、食物垃圾。以前校内挖坑掩埋食物垃圾,现在双层垃圾袋装裹,统一交给城市公共清扫部门处理。SCC组每天要处理大量的垃圾,非常辛苦。

临时垃圾堆放处

垃圾回收处,各种垃圾分门别类(垃圾桶全部手制)

一次性餐具剥去脏污的内膜,归入可燃垃圾;下面的泡沫容器属资源垃圾

3. 广告组

负责路标、票据设计和印刷,网页制作(HTML,Java),绘制震灾对应手册、避难路线图等。

收进来宾用《文化祭指南》小册子的校内分布图和各活动说明

餐券

校内分布说明图

图标设计中

4. 电力组

主要工作是制作Timetable,时刻表。学校的可使用电力有限,电力组必须查明学校配电额度,然后调查每个活动小组需要电力以及使用时间段。同时要考虑人员安排。同学很多一人兼数职,他们要按活动时间表移动换岗。校舍空间有限,通道要保持畅通,来宾的队列不能堵塞通道,还要让来宾同样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观赏各类节目,因此制作时刻表时也要把活动的位置安排一起考虑进去。

Timetable,时刻表

5.装饰组

负责学校大门装饰,制作垂幕。

大门设计用的3ds MAX软件,6月份设计稿通过老师们审查,9月新学期开始动手搭建。涂装很费时间,据说很需要技术。垂幕的布料向东京某家商店讨得,是不用了的废材,据说文实成员抱着布料回学校时在电车里备受瞩目——布料又沉又不好拿,那模样太招人了。文实的几个干部同学利用期末考试后下午不上课的空档时间,借来四台专业缝纫机,把布料缝成高5米宽15米的幕布。因为要挂起来,轻飘飘的状态会被不断吹起,容易挣破,所以每条接缝都必须反复缝合,承受重量的部分还要补上几层里衬。

然后就是往缝好的幕布上油漆图案。把木材锯成所需大小相比而言比较容易,难度大的还是用油漆绘图。同学们都不懂绘画,把幕布划分为一米见方的格子,再往格子里照画稿临摹。据说失败多次,到完成时才算掌握正确的颜色调配比例,比如幕布上的绿色是1:50:20的蓝色:黄色:白色调得……

大门装饰设计

实际搭架子装饰大门

校门口的来宾留言榜,不少小学生留言“一定要考上筑駒”

垂幕的缝合、描绘

垂幕挂在教学楼前

6.印刷组

高一生和高二生各一名负责这项枯燥无比的工作。文化祭第一天,两位同学借用学校的两台印刷机,把各个部门需要的印刷品全部印出来。食品部门和舞台部门

出于食物安全的考虑,由学校最年长的高三生全面负责饮食烹饪。

舞台上则要保证文化祭3天期间内节目不断、气氛不冷清,轮番上演歌唱、舞蹈、智力问答、拉力比赛,最人气的是第一天的校花选举和第三天的校草选举;最博眼泪的是终场,舞台部门的32名高三生挨个从台上“飞”向台下,台下的学弟们伸手接牢,台上台下一片抽泣。其实就是即将毕业的高三生向高二的学弟们递交接力棒。

这天之后高三生进入高考复习,两个月后参加全国统考。

这个学校最奇异的地方就在这里,文化祭前一两个月全体高三生把功课抛开一边,全力以赴课外活动,每年仍旧有半数的学生考入日本最难关大学——东京大学。为了最热烈的青春。

人气食品之一,荞麦面

高三生手制点心,奶油薄煎饼

高三生手制点心,年糕小豆汤

2017文化祭纪念点心

舞台设在学校中心,几幢教学楼环绕

高三生的舞蹈

Juggling,杂耍,是特别人气的课外活动小组

2017年度校花(男扮女装,初三生)

2017年度校草(高三生)

飞跃的终场

热泪抛洒的终场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