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际 >正文

【好记者讲好故事】魏玉栋:没有天真烂漫,只有乱世童年

2018-02-12 14:01    

5月9日,魏玉栋在摩苏尔城外。

来到伊拉克已经快半年了,这是我第一次做驻外记者,前些天刚刚完成了摩苏尔解放的报道。那这段时间里在这样一个战乱国家工作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

是第一次走进炮声震天的摩苏尔前线时的震撼吗?是看到从前线刚刚抬下来的伊拉克阵亡士兵而受到的冲击吗?还是冒着近50摄氏度的高温在摩苏尔前线坚守数日终于等来解放消息的喜悦?

不,这些都不是。让我印象最深的场景是跟一个孩子有关。

3月19日下午,摩苏尔以南的哈马姆·阿利勒难民营,这是我到伊拉克之后首次摩苏尔之行的第一站。泥泞的道路、遍地的垃圾、焦虑的人群,极为嘈杂的现场让初来乍到的我一下子多少有些适应不过来,直到我在一个土堆旁看到那个饥饿的孩子。

这个小姑娘就蹲在满是垃圾的泥地里,面前放着一个袋子,里面装着刚刚领到的救济食物。她用手抓起袋子里的米饭,大口大口地不停嚼着,眼神警惕地盯着周围经过的人,仿佛害怕有人冲过来抢走她的饭。

也许是因为眼前的这一幕让我突然想到了万里之外的儿子,总之看到这个孩子的一刹那,我不知道为什么不再手足无措,瞬间就完成了从一名看客到一名记者的转变。爬到救援车辆顶上拍摄蜂拥而来领取救济物资的人群,走进帐篷采访刚刚逃出生天的难民。这就是我的新闻现场!

从那以后,我又多次到摩苏尔采访,每次都有一些新的感受。

5月7日,我和同事跟随伊拉克联邦警察部队士兵来到摩苏尔西城前线采访。就在离前线不远的一条刚刚收复不久的小巷里,在一群整装待发的伊拉克士兵中间,我遇到了8岁的女孩伊斯塔普拉克。

这个名字据说在阿拉伯语中是“宝石”的意思。她和士兵们说笑着,然后蹦蹦跳跳着穿过人群走回小巷旁边的家里,而几百米外的建筑物内就有“伊斯兰国”恐怖分子活动的迹象。

1 2 3 下一页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