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内 >正文

“党建+扶贫”开启脱贫门路

2018-02-23 14:17    

原标题:“党建+扶贫”开启脱贫门路

“党建+扶贫”开启脱贫门路

金秋十月,又是一个忙碌而收获的季节。地处民和县脑山地区新民乡若多村的田间,19名党员及39名群众今年又多了一份收获——800亩的青薯9号马铃薯田丰收在望,试种的20亩百合长势喜人。

19日一大早,在若多村,一场“抓党建促脱贫”观摩交流会正在村委会主任李国福的“党员示范田”里召开,来自全乡的17个支部80余名党员,以及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正围在百合地里

边看边议论。

“种植百合需要铺地膜吗?”

“百合种子价格多少钱?”

“一亩百合除去成本收益到底有多少?”……

作为“敢吃螃蟹”的第一人,李国福欣然刨开地里的一株百合,拿起长势饱满的百合给大家伙一一讲解起百合的种植技能。

听完“讲座”后,公巴台村支部书记罗金山感慨道:“若多村党员带头种植青薯9号、百合在群众致富上作用起得好,我们回去以后要向他们学习,带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种植百合、青薯9号,为我们村脱贫致富打下坚实基础。”

说起若多村这列“快火车”,还得从村党支部书记苏五十五和村委会主任李国福说起。两人从小出生在若多村,1979年,苏五十五和李国福同时入伍在一个连队,1982年退伍后便回到了家乡,四年的部队生涯铸就了他们一腔热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从村委委员到村委会主任,再到村党支部书记。如今昔日的好战友成为了“两委”班子好搭档,也让他们成为了全乡17个党支部中“两委”能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好班子。

2016年年初,若多村支部以“抓党建、促脱贫”为抓手,积极争取到青薯9号种薯15吨,动员58户党员群众种植种薯450亩,年底亩产2500公斤以上。由于种植的马铃薯个头大、淀粉含量高,得到“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及湟中、大通客商的青睐,亩均收入达2500元。今年,种薯种植面积扩大至800亩,预计年底可带动10户43人建档立卡户顺利实现脱贫。

不仅如此,2016年年底支部一班人借鉴了甘肃省永靖县陈井镇百合种植的成功经验,在全乡率先引进百合产业,党员带头试种的20亩百合长势可喜,计划在2018年试种成功的基础上,实施千亩百合种植项目。

李国福说:“解放思想是摆脱贫困的关键,要想富口袋首先得富脑袋。近年来,若多村坚持抓党建与促脱贫同谋划、同部署的总体思路,不断促进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让党员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开路先锋。相信不久的将来,若多村168户798人小康的大道。”

1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