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社会 >正文

小学家委会竟选要不要“拼爹”?

2018-02-28 03:02    

文风青杨

近日,有网友贴出截图,称上海某小学家长在微信群里上传简历,参与竞选家委会成员。其中不少爸妈都是名校毕业,或在名企工作,或是海外留学归来,网友看后普遍被吓到了。有老师表示,家长的文化层次与对孩子和学校的关注度呈正比,所以老师们更青睐文化层次较高的家长来当家委。也有家长称,代表的选取要公正公平,要有好学生的家长代表,也要有成绩不好的学生家长代表,这样才能充分反映家长的需求和呼声。(都市快报)

海龟、名校不在话下,这是竞选CEO么?预选家长们的达官贵人背景令人瞠目结舌。家长的简历真是“厉害了”,这是社会的病态,是对教育的侵蚀。现在何止小学是拼爹的游戏,从幼儿园就开始了!

前段时间看到一条新闻:家住延平的黄女士接正在读幼儿园的儿子放学,没想到儿子竟对她说:“妈妈,我要换一个爸爸!”黄女士说:“没想到儿子竟然说出这样的话,令我感到很惊讶,毕竟他今年才5岁!”第二天,黄女士送儿子上学,将情况向幼儿园老师反映。“从老师那打听才知道,我的儿子跟班里的一位小朋友抢玩具,起了点矛盾,于是开始比谁的爸爸厉害。我的爱人是一名厨师,那个小朋友的爸爸是一名警察,儿子认为警察比厨师厉害,从斗嘴中败下阵来,所以才会对我说想换爸爸。”

不仅如此,幼儿园的作业要拼爹娘。由于学前教育的定位依然模糊。要么出现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倾向,要么则变着花样制造各种“亲子活动”,让幼儿和家长都为各种作业疲于奔命。并非每位儿童都有剪纸、绘画等方面的才能,父母也一样。但教师不问缘由,只把作业抛给学生及家长,并以挑剔的眼光来评价学生的作业。显然,类似诸多作业并非学生一人能够完成的,家长必然也要参与进来。这样一来,学生的作业成了大人的负担,而幼儿园老师却认为这是为了增加父母与孩子间的亲子活动。正是学前教育定位和意识上的偏差,导致幼儿作业也要“拼爹”。

另一方面,教师也是人,难免有需要别人帮忙的地方。于是,学生家长就成了教师很大一笔资源。购物、看病,甚至借钱,只要学生家长有这方面的能力,教师便会不自觉地多关照这些家长的子女。不经意间,教师出于私心而偏袒学生,到头来却造成了学生之间的被动“拼爹”。没把所有的经历放在每个学生身上,而是瞄准学生家长能否给自己的带来利益,类似师德不端的老师并非没有。而恰恰是因为这类教师的不良导向,损害了学生自尊,也造就了学生之间的不平等。

再比如《武汉晨报》曾有一则新闻:如今马就开学了,在一些学生班级的qq群、微信群,家长取代孩子成了主角。为了帮孩子求得老师的关注,“心机”爸妈想方设法“晒娃”。在武汉某网络班级群,有晒娃在日本迪士尼的,也有在泰国海滩的……最后,一个妈妈晒了一张孩子从一辆玛莎拉蒂豪车里下车的照片。此照一出,qq群里原本积极的晒娃节奏就戛然而止了。

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以及浮躁、急功近利的社会心态,让许多人将“成功”定位于拥有金钱的多少以及权力的大小,而衡量“成功”与否的具体指标,便是存款多少、住房规格、私家车的豪华程度、穿着打扮以及是镇长还是县长、是市长还是省长的权力级别。即便是参加个同学聚会,人们衡量的标准还是逃脱不了钱与权的窠臼,至于谁道德高尚、谁推动了科技进步、谁促进了社会文明发展,都不在人们的比较之内,人们比较的内容已经仅仅局限于财富多少、权力大小。

于是,人们在向“成功”不断努力的同时,也不忘与他人时时刻刻进行一番钱与权的比较。而这种氛围必然影响到孩子的心灵,于是孩子们无意之中,也陷入盲目攀比、相互炫富的泥潭之中无法自拔。也因此,各种怪相不断上演:有因为家庭贫困而埋怨家长的,有因为家长穿着破旧而在同学面前不认爹妈的,也有隐瞒父母职业的,不一而足。

曾有媒体采访某重点小学的校长,该校长却大倒苦水,每年公办小学举行招生报名时期,在学校办公室里每天门庭若市,赛过小菜场。递条子过来的人全是有头有脸,大权重握的领导批出来的。还有水、电、煤、卫生监督、消防安检、交警等许许多多的土地公公,得罪一位,等于得罪了全部。回到家里也不太平,亲朋好友加邻居,还有街道和里弄干部象跑龙灯似的走了一批又来一批。

《现代快报》曾有一则相关新闻:最近,有位小学老师发现,现在的儿童节渐渐变味,成为一些孩子“拼爹”“拼富”的节日。有个孩子说,我爸是副处长,他的手下送我一台学习机;有个孩子直接反驳他说,别人来我家求我爸办事,当场给我网购iPad;体育委员说,我爸就说拿出三万块钱,带着我给孤儿院的小孩送礼物。”

如今社会,不同的身份、职务、级别、财富,甚至来自不同的地区,都会影响人们的社会地位和受尊重的程度。这种身份识别与身份讲究认真到走路、落座、入席、讲话等等都要严格按照次序进行,稍有差池,就会变成重大事故。森严的等级让中国人特别喜欢攀比。他们比位子,比银子,比房子,比车子,比样子,比面子……这种攀比通过父母的言谈举止传导给子女,让子女从小就受到耳濡目染。

小学生说出这般话语,大人多半理解为童言无忌或其不懂事。但父母言传身教给孩子造成的影响却决不能忽视。若不是父母日常间有意无意地将此类观点传递给孩子,单把责任推在孩子身上显然不妥。可见,在孩子的“拼爹”行为,问题多半出在家庭教育上。父母有怎样的价值取向,孩子也自然会有相应的表现。

除了大人之间的攀比之外,家长和老师还喜欢在小孩之间进行攀比:比成绩,比乖巧,比听话……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按成绩分班,对家境富裕、父母当官的学生格外关照等等,都是在做攀比示范。社会、学校、家庭合力组成了人生大学堂,这个大学堂几乎覆盖了儿童的所有生活界面。成人的世界是儿童的模板,成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讲授人伦课,都在输出价值观,都在示范行为模式,都在强化等级区分。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