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内 >正文

好消息!肥西优先建一个A1级通用枢纽机场!将全力打造国家级通用航空产业园!霸都要“起飞”!

2018-02-28 05:36    

近日,合肥市发改委表示,

合肥将加快通用机场选址工作,

优先在肥西建设一个A1级通用枢纽机场,

在肥东建设一个A2级通用物流机场,

同步推进建设滨湖水上机场。

这次是真的要上天了!

其中,A1级含有使用乘客座位数在10座以上的航空器,A2级含有使用乘客座位数在5~9之间的航空器。

另外,根据需求,合肥市区还将布局若干起降点,在肥西和巢湖市布局水上飞机起降点,在肥西布局水上飞机维修改装基地。

11月2日,

从合肥市发改委获悉,

《合肥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预计年内完成编制。

总体目标

致力于打造国家级通用航空产业园

《合肥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通用航空。

合肥市发改委表示,目前,合肥市通用航空区域市场发育还不成熟,具有消费导向的应急救援、短途运输、私人飞行等新业务还刚刚培育起步。除了抗风险能力亟待加强之外,在通用航空产业涉及研发、制造、管理飞行人才等方面,合肥市也还缺少针对性的扶持政策。

《合肥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正在修改完善,预计年内完成编制工作。

未来,合肥通用航空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重点打造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通航运营、通航服务于一体的通航全产业链,建立研发生产、飞行培训、低空旅游、航空物流、航空展览、航空救援、航空维修等板块,将合肥打造成全国通航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较强竞争力、集多元化于一体的国家级通用航空产业园(基地)。

空间格局

一个主平台、两个副中心、多个支撑点

未来,合肥的通用航空将如何布局呢?

合肥市将加快构建“一个主平台,两个副中心,多个支撑点”的空间格局。

一个平台

依托巢湖西岸A1级通用枢纽机场,建设一个集通用航空器研发制造、市场运营、综合保障以及延伸服务于一体的通用航空产业园。主要包括运营保障区、组装生产区、展示交易区、通航小镇、无人机组团。

两个副中心

分别是水上飞机产业基地和短途航空物流基地。

水上飞机产业基地主要为滨湖水上飞机枢纽港以及中庙和槐林两个水上飞机起降点进行布局。短途航空物流基地依托肥东县A2级通用机场,作为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重要补充,以发展现代航空物流为特色。

多点支撑

分布在合肥市域范围内的若干特色鲜明、创新突出、可配套支撑合肥市未来通用航空发展的重点项目。

围绕产业集聚,打造以通用航空研发制造为主要业态的“东翼”“西翼”两大创新集群。其中,东翼以新站通用航空产业集聚区(北航合肥科学城、民用直升机制造基地、小型固定翼飞机制造基地)为核心支撑点;西翼以中国航天(合肥·蜀山)军民融合生态产业园为核心支撑点。

通用机场

优先在肥西建A1级通用枢纽机场

在通用航空综合保障领域,合肥市有不少项目正在推进当中。原来,骆岗机场搬迁之后,相关部门曾考虑将其作为通用机场规划,目前,这一方案已经被取消。好消息是,合肥通用机场正在进行选址、启动编制报告等前期工作。

允许公众进入以获取飞行服务或自行开展飞行活动的通用机场,一般称为A级通用机场。按照目前的考虑,合肥市将加快通用机场选址工作,优先在肥西建设一个A1级通用枢纽机场,在肥东建设一个A2级通用物流机场,同步推进建设滨湖水上机场。

其中,A1级含有使用乘客座位数在10座以上的航空器,A2级含有使用乘客座位数在5~9之间的航空器。另外,根据需求,合肥市区还将布局若干起降点,在肥西和巢湖市布局水上飞机起降点,在肥西布局水上飞机维修改装基地。

产业发展

构建“3+4+3”的产业体系

目前,合肥通用航空产业从研发、制造到运营管理都有一批骨干龙头企业。

结合合肥航空产业体系及重点产业,未来合肥通用航空产业将以“两核、四区”的模式布局,其中,“两核”指的是航空研发制造和公务机枢纽港;“四区”指的是飞行核心区,飞机改装、维修区,航空生态旅游区和航空展览区。

今后,合肥市将着力发展公益类运营、生产类作业、消费类运营三大统一化市场运营业,培育壮大无人机、水上飞机整机、小型固定翼飞机整机、通用飞机关键零部件四大通用航空研发制造业,拓展提升航空金融、会展交易、航空文化三大通用航空延伸服务业,构建“3+4+3”的产业体系。

航空市场

打造覆盖华东水域的低空旅游航线网络

在通用航空市场运营领域,目前,合肥市主要有治安巡查、无人机培训、农林作业等运营服务,但还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合肥市正在推进的通用航空试乘运营项目,主要包括无人机飞训基地和滨湖万达枢纽港项目。前者以无人机飞训基地为基础,吸引无人机制造项目集聚,形成专业级无人机集群基地建设。

后者考虑建设航站楼、停机坪等设施,计划以滨湖水上枢纽机场为核心,安庆花亭湖、黄山太平湖、蚌埠龙子湖、马鞍山、芜湖大龙窝等地的水上机场为骨干,以阜阳八里河、滁州、六安、金寨等地的水上起降点为配套,建设多条外场航线,打造精品旅游航线网络。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覆盖华东水域的低空旅游航线网络。

除肥西建A1级枢纽机场外

将全力打造国家级航空产业园

滨湖巢湖、新站、蜀山等地全面布局

安徽未来三年将建16以上通用航空机场 滨湖沿线将打造空中旅游项目

除了陆地的机场,合肥还将打造水上飞机产业基地,主要为滨湖水上飞机枢纽港以及中庙和槐林两个水上飞机起降点进行布局。

从巢湖飞到太平湖,不仅解决交通问题,还是空中旅游项目。

△水上机场项目效果图(图片来源高楼迷,未经官方核实)

根据规划,考虑建设航站楼、停机坪等设施,计划以滨湖水上枢纽机场为核心,安庆花亭湖、黄山太平湖、蚌埠龙子湖、马鞍山、芜湖大龙窝等地的水上机场为骨干,以阜阳八里河、滁州、六安、金寨等地的水上起降点为配套,建设多条外场航线,打造精品旅游航线网络。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覆盖华东水域的低空旅游航线网络。

未来,滨湖、长丰、肥西、巢湖、庐江都将有机场!

△安徽水上机场网络布局(图片来源高楼迷)

✔ 近期:滨湖水上机场,有望率先开建,其建设时序为近期(2017~2020年)。

✔ 中期:庐江、肥西、肥东、巢湖市通用机场建设时序为中期(2021~2025年)。

✔ 远期:长丰通用机场建设时序为远期(2026~2030年)。 合肥新桥机场大升级,总投资91亿

安徽省民航建设重点项目表(2017—2021年)中,合肥民航机场改扩建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

2018年拟开工的合肥新桥机场改扩建,投资7.3亿,新建2个E类货运专用机坪,新建10个客机远机位,完善平滑及联络道,新建华运站及工作区业务用房,增设19座登机廊桥桥载空调,建设国际快件中心。项目工期2年,起于2018年,止于2020年。

另一个则是,拟定于2021年开工的合肥新桥机场二期,投资84亿,将新建第二跑道、T2新站楼综合交通系统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工期5年,起于2021年,止于2025年。

据了解,现在的合肥新桥机场其实只是一期工程,二期、三期的土地早已规划预留。合肥新桥机场二期工程,其中包括新建一个27万平方米的航站楼,还有一条跑道和一条滑行道。

二期建设方案正在委托国家民航总局设计院设计,现在的方案是在早期的规划基础上完善的,形态大体不变,但比以前更美。二期建成后将比一期增加2100万人次,达到游客吞吐量3200万人次。

可以看到,合肥正在全力支持通用机场的发展。

航空市场 打造无人机飞训基地

在通用航空市场运营领域,

目前,合肥市主要有治安巡查、

无人机培训、农林作业等运营服务,

但还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合肥市正在推进的通用航空试乘运营项目,主要包括无人机飞训基地和滨湖万达枢纽港项目。前者以无人机飞训基地为基础,吸引无人机制造项目集聚,形成专业级无人机集群基地建设。

安徽省计划到2020年,全省力争建设16个以上通用机场 除了合肥的这些机场规划建设之外,日前,安徽省出台《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根据意见,

安徽计划到2020年,全省力争建设16个以上通用机场。

安徽省机场规划示意图

图:安徽省机场规划(2017-2021)示意图

根据规划,安徽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计划分为近、中、远三个阶段实施:

近期从2017~2020年

中期为2021~2025年

远期是2026~2030年

到2020年

全省A2级及以上通用机场将达到17个,密度达到每万平方公里1.2个,基本实现各市拥有通用机场或兼顾通用航空服务的运输机场,服务的总人口达到全省总人口的60%。

到2025年

全省A2级及以上通用机场达54个,密度达到每万平方公里3.8个,基本满足重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共服务要求。全省90%的县级行政单元能够在直线距离40公里范围内享受到通用航空服务,服务全省总人口的92%。

到2030年

全省A2级及以上通用机场达61个,密度达到每万平方公里4.3个,基本实现所有县级行政单元通用航空服务全覆盖。同时,将全省所有通用机场纳入应急救援体系,航空应急救援30分钟响应时间基本覆盖全省所有区域。

根据此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

《安徽省民航建设专项规划(2017—2021年)》来看,

接下来安徽省还将新建5个机场,改造4个机场。

新建5个运输机场

全省规划拟新建五个运输机场,分别是芜湖宣城、蚌埠、亳州、滁州、宿州。

新建5个运输机场

地址

规划

芜湖宣城机场

拟选址芜湖县小庄,按4C级标准建设,跑道长2800米

蚌埠机场

拟选址怀远县淝河乡腾湖,按4C级标准建设

亳州机场

拟选址涡阳县标里镇刘竹,按4C级标准建设

宿州机场

拟选址埇桥区大店镇梁家,按4C级标准建设

滁州机场

拟按4C级标准建设

提升改造4个机场

提升改造4个机场

地址

规划

阜阳机场

将实施跑道延长、机坪扩建、新建航站楼等改扩建工程,将机场飞行区等级由4C提升至4D

黄山机场

将完成后续改造工程,对原跑道沥青盖被,新增跑道中线灯,配套实施灯光变电站改造和导航台迁建。建设气象观测场、气象观测站及气象自动观测系统

九华山机场

将实施跑道延长、机坪扩建、新建航站楼等改扩建工程

安庆机场

将实施机坪和航站楼改扩建,提升机场运输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

另外,规划显示,到2025年,全省A2级及以上通用机场达54个,密度达到每万平方公里3.8个,基本满足重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共服务要求。全省90%的县级行政单元能够在直线距离40公里范围内享受到通用航空服务,服务全省总人口的92%。

到2030年,全省A2级及以上通用机场达61个,密度达到每万平方公里4.3个,基本实现所有县级行政单元通用航空服务全覆盖。同时,将全省所有通用机场纳入应急救援体系,航空应急救援30分钟响应时间基本覆盖全省所有区域。

来源:合肥房产、江淮晨报、网络综合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