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社会 >正文

半月谈驻外见闻丨迪拜,天堂还是地狱?

2018-03-01 12:28    

迪拜国际车展上,百辆法拉利正在巡游 李震摄

清晨,我掏出手机,用支付宝结完早餐账单,打开一辆共享单车,一头扎进北京人头汹涌的上班潮,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离开迪拜不过4个多月。

人们常常给迪拜贴上“土豪遍地”的标签,这让在迪拜常驻4年的我很想发出一点声音,谈谈心中真实的迪拜。

迪拜真的遍地土豪?

迪拜所在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海湾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产油富国之一,其国民待遇之优渥的确堪称土豪。其实,在迪拜真正的阿联酋国民只占该城市300万总人口的约15%,其他85%都是来此侨居打工的外籍人士,其中也包括约30万中国人——主要是做国产商品国际贸易的商贩,形成了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华人聚居地。

因此,就算那15%的“真迪拜人”终日挥金如土,城里更多的还是来自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周边阿拉伯国家等地的外籍打工者,他们省吃俭用只为给家里多寄些生活费。

事实上,土生土长的迪拜人“只豪不土”,他们基本都拥有欧美海归的良好教育背景,在政府部门或跨国企业中担任高管,看上去洋气精明。而迪拜一向的富裕名声正体现了当地人的精明。当地管理层非常善于运用“城市公关”效应,有意无意地在网络上打造出各种轰动性的“世界之最”新闻和“高大上”的奢侈神话,以此抓住世人的眼球,吸引全球真正能够一掷千金的土豪来此消费投资。

“迪拜不好玩”?

相对于周边的埃及、土耳其、约旦等中东旅游大国,迪拜人文古迹和自然风光匮乏,实在要说旅游资源,就是一半沙漠一半海水,以及各种摩天大楼和商场酒店。炎热的气候让这里每一棵树的年种植成本都在3000美元左右,就连唯一的土特产——椰枣,也是原产自邻国沙特。所以,“迪拜不好玩”之说不无道理。

但随着近年中东政局动荡导致多国旅游业遭受打击,迪拜成了本地区为数不多的“避风港”,迪拜也抓住机遇大力吸引人才和投资。

迪拜社会治安良好,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众多酒店不仅有豪华奢侈的装潢硬件,还极其重视配套软件——细致周到的服务与管理。从酒店自带的宾客专属水上乐园,到处处融入阿拉伯风情的美妙体验,从各种水上娱乐项目,到集纳全球口味的纯正餐厅,你足不出店就可享受吃喝玩乐购一条龙服务,酒店服务人员的素养也堪称世界一流。

换句话说,迪拜不是背包客走街串巷的穷游胜地,而是土豪们拖家带口休闲度假的奢华天堂。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只有你想象不到的创意,没有你享受不到的服务,再加上连接东西方的便利航空服务,难怪每年秋冬季,世界各地的政商要人和文体明星都会纷至沓来。

遍地黄金的“打工天堂”?

去迪拜挣钱很容易吗?很多人会提到这个问题,答案是:在哪里工作挣钱都不容易,除非你准备好了一个优秀的自己。

这个答案或许比较鸡汤,换一种说法:作为中东最繁华的新兴国际化大都市,迪拜相对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和公平竞争的商业环境,确实给具备良好教育背景、国际化视野和出众工作能力的中高端技术人才更多的职业发展机遇,但是,迪拜绝不是什么遍地黄金的“打工天堂”!

在中东众多“石油土豪”中,迪拜是经济多元化转型最为成功的一个,目前石油和天然气产业只占其GDP的4%,真正为迪拜经济“打鸡血”的是自由贸易、金融服务、航空物流、旅游和房地产等。

而对于那些不懂一点外语、没什么职业技能、只靠出卖劳力的草根工人,梦想去迪拜“淘金”之前一定要三思,千万不能轻信“黑中介”的忽悠。我离开迪拜分社的最后一篇重头报道,正是今年4月《关于“47名中国工人被困迪拜”真相调查》,这种农民工被无良中介骗去后遭遇悲惨、追悔莫及的故事,在迪拜和其他中东城市发生过很多很多……

最后,借用《北京人在纽约》的一句台词来收尾:如果你爱一个人,送他去迪拜,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送他去迪拜,因为那里是地狱。(半月谈记者 李震)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