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内 >正文

艺术支教十余载 用舞蹈传播大爱

2018-03-01 16:04    

余耿玲指导将非遗项目布马舞改编成广场舞。 受访者供图

从2004年至今,余耿玲所坚持的艺术支教为上万名孩子打开新机遇的大门。但她对自己和团队的工作却感到稀松平常,甚至对自己被选为广东省基层宣传文化能人感到意外。

2001年大专毕业后的余耿玲,曾在幼儿园工作过。然而,她内心里更向往舞蹈的世界。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时任汕头市舞蹈协会主席的谢丽华。从此,余耿玲辞掉工作,长期跟随着谢丽华学习,在舞协帮忙长达5年之久,从打字录资料开始,到后来能负责舞协所有文艺演出调配工作。

期间,余耿玲还在汕头市话剧团担任专业兼职演员,每年随剧团送戏下乡演出近百场,并参演拍摄近百部潮汕话剧。如同海绵一般,余耿玲吸收大量知识,为将来的文艺节目创编打下坚实基础,“学到了很多,都是无价的”。余耿玲同时也得到著名演员方莉莉、赵曙光的赏识。生活上,三位老师对她关怀备至,当女儿一样看待。谢丽华还自掏腰包送她参加民族民间舞的培训和考级。余耿玲从老师身上感受到满满的爱。

2004年,爱的种子萌芽,余耿玲成立汕头市三邀乐(316)艺术团。“老师能给我无私的爱,我也要给更多孩子无私的爱。”余耿玲开始组织团员参加各类公益活动,还成立艺术支教队伍,深入农村关爱留守儿童,给孩子们开设舞蹈、美术、戏剧、礼仪等各类艺术课堂。

从此,支教和公益便一直伴随着她。

饶平的幼教人才极其匮乏,乡村留守儿童的素质教育特别稀缺。2011年,余耿玲选择回到家乡饶平,希望为家乡教育事业作点贡献。

延续在汕头的公益行动,余耿玲成立饶平316舞坊,免费为贫困家庭的孩子上舞蹈课,组织舞坊的培训师下乡支教,同时免费培训幼儿园教师,为乡镇幼儿园输送人才。在艺术支教过程中,余耿玲和团队成员还帮助孩子们接触更广阔的世界。

“孩子们转变挺大的。”时至今日,余耿玲和她的伙伴们已经帮助了上万名孩子。今年暑假,又有约2000名山区儿童被送到饶平县城参加演出。演出产生的费用大部分由余耿玲资助。

将省级非遗项目饶平布马舞排练成广场舞,却意外冲进广东省第七届群众音乐舞蹈花会决赛;带18位学员到广州培训免费上国际青少年舞蹈大师课,孩子们的坚韧性格让外教感动得哭了好几次;多年来,她和孩子们获奖无数……

南方日报记者苏仕日廖奕文

通讯员刘泽浩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