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内 >正文

两千年,一场戏:敢问路在何方?

2018-03-01 17:18    

皮影戏:一口诉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皮影戏,又被称为“灯影戏”,这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表演的时候,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皮影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讲故事,同时配以各类民间乐器,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它也是我国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而现如今,能够完整掌握这门技艺的人已经不多了。

皮影戏: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宋、明清为鼎盛时期

67岁的汪天稳从事皮影雕刻五十多年,如今他已经是国家级皮影工艺美术大师,也是国家级皮影雕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

(汪天稳与李占文)

上世纪五十年代,陕西只有一个人会做皮影,这人便是木偶艺术剧团的李占文。

汪天稳想拜李占文为师,李老是剧团职员,而汪天稳是农村人,当时剧团招人有指标安排,不怎么招农村人,虽然李老愿意收他为徒,但是剧团不要他。于是十一岁的汪天稳只能背米带粮,“自费”学习。

投师必受苦中苦,入门须练三年功。华州皮影讲究“推皮走刀”,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个指尖推着牛皮走,这样才能将皮影刻得精细灵动。年幼的汪天稳“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磨炼三年后,正式出师。

选皮——精选3-5年秦川黄牛皮

画稿——细化图案

雕镂——推皮走刀

敷彩——三分刻,七分染

缀结——活灵活现

传统的手工皮影雕刻工艺繁复,一个熟练的雕镂师,一个月才能刻五六个,手工艺人的生活越来越难,跟随汪老的徒弟也渐渐少了。

现代人的娱乐生活越来越丰富,皮影戏也正慢慢退出它曾经辉煌过的舞台。

渭南皮影表演团:几位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老艺人仍在坚持。

未来,皮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在何方?明天(11月5日)上午11:10,敬请关注深圳卫视《温暖在身边——皮影守望者》。

标签:何方 问路 千年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