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社会 >正文

昆明人祭孔:仪式感很重要

2018-03-01 18:47    

娃娃们通过祭孔仪式体验传统文化。 记者杜文蕾摄

鸣锣九响,擂鼓九通,往日里热闹非凡的官渡古镇文庙前广场陷入一阵静默中。

一群身着汉服,来自官渡区云溪小学的学生们掸尘整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在高奏韶乐之后,稚嫩的童声开始念诵《论语》。

家长们拿着手机,拍摄下9月28日的这个早晨。在孔子诞辰2568周年纪念日,一场“开笔壑智,祭孔大典”在有着近600年历史的官渡文庙门前举行。

现场

拜孔子 点朱砂

浓缩仪式传承传统文化魅力

静场诵文、仪仗出场、点香祭孔、祭祀宣诵、开笔描字、茶敬师长、师长点砂、咏叹传统、合唱颂辞、少年献辞、入庙祭孔……两个半小时里,娃娃们一项项完成了祭孔各项仪式。

仪式举办地,就设在位于官渡古镇的“孔子楼”。近600年间,这里一直是昆明城乡百姓尊崇孔子、供奉孔子、纪念孔子的重要场所。

“仪式感很重要,就是要让娃娃们通过这些仪式感来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这些仪式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昆明市博物馆原馆长、著名文化学者叶铸表示。

叶铸关注到,“近些年来,很多小学都会在一年级新生入学的时候举办拜师启智仪式,旨在让孩子们传承尊师传统,并立志成为一个有眼界有心智的好学生。这其实是传袭了古时小娃娃到私塾上学时需要拜孔子、开笔、在额间点朱砂的传统。通过一个仪式开启一个新的人生阶段。”

但相比较而言,如今的祭孔典礼也好,拜师启智仪式也好,流程已经大大简化。在更古老的时代里,“昆明人祭孔通常需要花上三天时间。第一天是庙祭,次日为官祭,最后一天才是平民百姓能参加的民祭。”

回溯

汉文化扎根 文庙建成

从祭孔历史看汉学在滇传播

事实上,作为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城市,传统儒学在云南有很深的积淀。

传统儒学在云南的传播,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相传西汉时期云南有张叔、盛览到内地跟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司马相如学习汉文化,回乡讲授儒家学说;唐代时期则有南诏青年学子张志成“赴唐”研习王羲之书法。此后,云南陆续创办学堂,在南诏、大理国时期,云南汉文化教育已有一定规模。而儒学在云南大量广泛传播和文庙出现则是在元代。1274年,元代政治家赛典赤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后即倡导儒学,首建文庙,创办学校。选址在五华山右麓的昆明文庙是云南第一座文庙。

随着汉文化扎根,昆明文庙建成之后,大型的祭孔活动也就有了场所。《元史》记载:“先是,赡思丁为云南平章时,建孔子庙为学校,拨田五顷,以供祭祀教养。”

较之于元代,明代的军屯制度致使大量的汉族移民进入云南,加快了汉文化在云南的传播。由于有元代的基础,明代科举制度在云南大力实施,使明代庙学在云南得到广泛建立,释奠礼的传承范围也进一步得到拓展。

明末清初一直到民国时期,祭孔活动几乎都是官祭。“这个官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由政府主导,第二个意思,则是公共的,譬如官渡,就是公共渡口的意思。”与这次的祭孔大典一样,明末清初的祭孔典礼也都是由政府主导。“不同的是,我们现在的祭孔典礼引入了很多社会团体,参与性更强。”叶铸介绍。

花絮

老昆明人祭孔的那些事儿

【古时进孔庙需提前“挂号”】

叶铸介绍:“孔庙、文庙古时候管制较严,需要提前‘挂号’打招呼,而且需要一个个小团体,比如一个私塾、一个书院组织学生一起去,有时也涉及一些经费,不是如今这样随时都能免费进去。”

【唐继尧、袁嘉谷等都做过祭孔主祭】

叶铸介绍,根据史籍记载,唐继尧、龙云、袁嘉谷等名人都做过祭孔典礼的主祭,“所谓主祭,就是香由他点,祭词由他写、由他念。”

【释奠舞乐必不可少】

在昆明一部著名的地方史《天启滇志》中,就有文庙祭孔的整个仪式过程,分为庙祭、官祭、民祭三天,仪式非常繁琐。值得关注的是,舞乐,也是祭孔大典时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天启滇志》记载,祭孔舞乐需要用到的乐器有麾、籾、琴、瑟、笙、箫、笛、篪、埙、排箫、编磬、编钟等十几类,男性舞者八十八人。

来自官渡区文化馆的声音表示,恢复《天启滇志》中记载的释奠舞乐工作已在进行中。这意味着,不久的将来,昆明人将能跨越600多年岁月长河,遇见老昆明的祭孔盛况。(记者李双双报道)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