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社会 >正文

为视障学生研发新型课堂教授知识更铺自强人生路

2018-03-01 21:59    

陈欢对学生进行礼仪指导

在湛江特殊教育学校,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有的一直认为天空是黑色的,有的生来就无法甜甜地叫上一声“妈妈”,还有的是“来自星星的孩子”,生活在他人难以踏入的小世界里。而在他们身边,有一位用耐心和笑容时刻陪伴他们的老师——湛江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陈欢。从教十年,从一开始面对特殊教育的茫然无措,到研发出新型语文课堂,陈欢不仅教授知识,更在帮助这群特殊的孩子走上自强自立的人生之路。

机缘巧合与特殊教育结下不解之缘

十年前,刚从普通师范专业毕业没多久的陈欢在机缘巧合下来到湛江特殊教育学校。她坦言,那时她对特殊教育并不了解,只将这里当成一所普通的学校。“我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特殊教育综合了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电声学、康复医学的专业知识,远不是我一开始想象的那么简单。”一到学校,陈欢就积极参加新教师培训,向老师和学生请教。

一开始,由于不具备专业知识,陈欢就从生活老师做起,照顾听障孩子的生活起居,提高学龄前聋儿的说话能力,让他们有机会进入普通小学学习。“刚来的时候,除了要学习全部的特殊教育学理论,还要跟学生老师学手语,训练聋儿说话,孩子生病了要带他们去医院。”

慢慢地,陈欢的专业知识积累得越来越多,教学能力优异的她成为了多重班的班主任。在这个班里,有视障孩子、听障孩子,也有“长不大的唐宝宝”——唐氏综合征患儿,面对复杂的班级情况,陈欢展现了她作为教育工作者那份独有的热情和耐心,她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我要学盲文,要教视障孩子学会定向行走、使用助视器,面对‘唐宝宝’、自闭症的孩子,则要付出更多专业之外的耐心”。

陈欢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几年前,多重班的一名“唐宝宝”非常依赖她,陈欢因在外参加演讲比赛而没有接到孩子打来的电话,这名学生一度情绪十分激动,竟然闹着要跳楼。“我比赛完得知这件事,立刻和家长商量对策,安抚他的情绪,缓解病理症状,才把他劝住。”学生对她的这份依赖和喜爱,让陈欢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唐宝宝’即使长到20岁,也会像孩童一样,容易依赖他人,心思非常单纯。我就安排他特别喜欢的一个同学和他一起学习、玩耍、运动,他果然更有动力”。

用耐心和热情打开视障孩子的心

十年间,陈欢接触最多的学生是视障的孩子,他们有的出生就全盲,有的视力越来越弱。生活在没有光亮的世界里,一些孩子变得越来沉默内向。

何小宁(化名)曾是陈欢班上的一名盲生,陈欢的耐心与温柔让班上多数孩子都对她打开了心扉,而何小宁却有些例外。“一次我在食堂见到她,走上前碰了一下她的肩膀,她反应竟然十分激烈,把饭盒都扔了出去。”陈欢说,何小宁的激动情绪让她一时有些难过,“我本以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向其他老师讨教。后来我了解到,由于她眼睛看不见,她的父母要外出工作怕她出门会受伤,就把年幼的她锁在家里不让出去,长此以往,她的内心变得十分封闭,对外界的刺激很敏感,才会有那样激烈的反应”。

陈欢通过与何小宁的接触发现,她是一名有上进心的孩子,尤其作文写得不错,便鼓励她回忆家庭中的温暖点滴,写出了一篇十分优秀的反映母爱的文章。陈欢还与何小宁的父母进行沟通,告诉他们要格外重视视障孩子的心理状况,让何小宁充分感受亲情的温暖,再加上学校心理辅导室的疏导,何小宁逐渐打开了心结,与陈欢变成了好朋友。成绩优异的她,成为盲生中为数不多考上大学的一个。即使远在北京求学,何小宁也时常与陈欢联系,分享大学生活中的苦与乐,每次回湛江,也会到学校找陈欢谈心聊天。

学校一名长期负责教学工作的主任从陈欢进校起就看着她一路成长,他告诉记者,陈欢对学生发自真心的关爱让她在学生中具有很高的人气。“同学们都愿意跟陈老师分享自己的想法,把她当成亲切的大姐姐。”

九年级的曾政(化名)尽管只上过陈欢在校内组织的主持兴趣班,也对她赞不绝口:“陈老师虽然很温柔,但要求却很严格,而且她教我们特别有方法,她会带我们到户外去,听各种汽车的声音,教我们用耳朵去感知世界。”

在陈欢的高中语文课上,羊城晚报记者看到,每个视障的孩子都能自如地在教室行走,大方地朗诵、回答问题,表演起课本剧也毫不怯场,一堂课在欢笑声中结束,每个孩子仿佛都还意犹未尽。

研发新型语文课堂 助学生走好人生路

陈欢爱好朗诵、主持和演讲。2012年,她辅导学生在“谁感动了我——双百人物进校园”主题演讲比赛获得了一等奖的第一名。这次经历不仅带来了荣誉,更让陈欢发现,原来视障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途径为自己发声,增强自信。她开始研究将语言表演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朗诵、演讲、课本剧表演等,都可以成为特殊教育中语文教学的方法。她将这一探索称为:整合课程,转变模式,有效提升。

陈欢研读了大量语言表演的教学书籍、研究视障儿童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能力,在课堂上不断尝试和摸索。逐渐,陈欢发现,对于视障学生,不能再以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为上课模式,应当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感知丰富的声音来学习。“诵读是视障孩子学习语文的好途径,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诵读技巧,掌握好阅读方法,让他们感受阅读的乐趣,爱上语文。”

如今,陈欢常常带学生参加各类演讲比赛,和普通学校的学生同台表演。她说:“这些年来,我发现社会对特殊教育的认识有些偏差,对视障的孩子也总是只有同情的态度。我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演讲比赛为自己发声,告诉社会我们并不比普通的孩子差,我们也可以很自信很阳光。”

许晓元(化名)是湛江特殊教育学校第一个考上大学的,曾经的他缺乏自信,考试发挥失常便会偷偷掉眼泪。陈欢带许晓元到广州参加了“国防梦青春行”的演讲比赛,许晓元真诚地讲述了自己的军人梦因看不见而破碎的心路历程,尽管如此,视障孩子也渴望上大学、受到社会认可。这份真情实感让他一路挺进了广东省的决赛。一次比赛,让许晓元信心大涨,也让他知道,考上大学不是梦。

“让视障孩子多接触社会,不仅给他们为自己发声的机会,更能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后的人生路会走得更好。”陈欢告诉羊城晚报记者。

师德心语

做一名特殊教育的老师,就是把孩子们当作自己的亲人来爱,扬长练短,静待花开,让他们自尊、自信、自立地融入社会。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