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内 >正文

未来四天霾将控制京津冀及周边

2018-03-02 19:14    

严格的限产停产措施已经到位。重霾又将袭城。根据预测预报,11月4日至8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出现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

(资料图)

《财经》记者 习楠/文 王小/编辑

霾又来了。

11月3日上午8时,北京处于蓝天之下,河南郑州却已“沦陷”。河南省环保厅实时空气质量数据显示,郑州、开封、许昌、商丘、长垣等多地已处于重度污染。

未来几天,霾将逐步扩大势力范围,抵达京津冀地区。

环保部已于11月2日发出“预告”:11月4日至8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出现一次区域性重污染天气过程,大气污染物浓度峰值或将出现在11月6日。随后,风将在7日发力,从北向南将霾驱散。

即将到来的周末,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人们,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最好尽可能减少户外活动,以防止空气污染可能引发的各种急性疾病。这是公共卫生专家给出的建议。

静稳天气令京津冀紧张

气象条件再一次被“指责”。

人们耳熟能详的“静稳天气”,将从11月4日起逐步控制京津冀中南部、山西南部、山东西部和河南北部,并在6日发挥最大威力达到浓度峰值,可能使京津冀中南部和山东西部部分城市出现严重污染。直至11月7日晚至8日,冷空气登场,打破静稳天气,将霾驱逐出人们的生活。

环保部通报中解释,受低压系统和区域性长时间强逆温等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加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整体扩散条件较差,大气污染物易在太行山前城市形成积聚。

环保部已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发函,通报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信息,派驻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开展工作的各强化督查和巡查组,也将重点督查各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应急减排措施落实情况。

“马上采取行动了。”一名河北省政府工作人员向《财经》记者透露。11月2日,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通知,要求石家庄、保定、廊坊、邢台、衡水、邯郸、唐山等“传统”重污染城市,按照应急预案要求,于11月3日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于11月4日0时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河北省环境应急与重污染天气预警中心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省环境气象中心联合会商的结果,预计11月4日至8日河北省将出现连续4天重污染天气过程,前述城市将达到区域橙色预警水平。

上述河北省政府工作人员表示,近年环保备受重视,河北“最怕的”就是重污染天气。

11月3日,河北省唐山市,煤钢工业重镇,近年来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城市之一,仍处于蓝天之下。多位当地市民告诉《财经》记者,尚未接到关于空气污染的相关预警信息,污染物尚未抵达,“天气特别好”。

更严的限停产方案

“大气十条”终考时间点就在眼前。能否在最终时段达成五年前定下的大气污染治理目标,疑问一再被提起。可以料想,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对高污染行业将执行更加严格的限产、停产措施。

不久前,环保部、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部委及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共同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下称《方案》),要求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钢铁、有色金属、水泥行业全面限产停产,采暖季唐山等城市钢铁限产50%,电解铝和氧化铝企业限产30%以上,水泥建材全部停产。

《方案》的目标是,通过半年时间,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5%以上,重污染天数同比下降15%以上。

为了达到目标,《方案》还要求在2017年采暖季,即11月15日之前,京津冀及周边区域要提前完成化解过剩产能任务,“2+26”城市完成72台机组、398万千瓦的燃煤机组淘汰,淘汰的燃煤机组要实现电力解列或烟道物理割断。同时,钢铁、焦化、建材、有色等多个行业在采暖季将错峰生产。

这或多或少地传达出,在“大气十条”最终时限到来前,通过强硬措施求得终考过关的企图。

“不光限产,车也限行了。”一名唐山市政府工作人员对《财经》记者说。如北京一样的机动车限行政策,计划同《方案》一起执行至2018年3月。

与对高污染行业一再施压形成对比的是另外一组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1月至9月,全国粗钢产量为6.4亿吨,同比增长6.3%。在大气污染强化督查涉及的天津、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粗钢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1.4%、9.8%、5.9%、4.6%和1.9%。

环保部规划财务司处长张华平曾对媒体表示,粗钢产量稳中有升,充分表明环保督察执法未对生产供给产生不利影响。主要工业产品价格从去年起走出一波上涨行情,是受到全球经济回暖、市场需求增加等因素的共同推动,环保督察执法不是价格上涨的直接推动因素。

“这将促使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加快转型和整合。”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许光清对《财经》记者表示,持续加压的管理措施,将促使钢铁、焦化等行业加快向绿色生产转型的步伐,“无法达到环保要求的企业,或者小散乱污企业将逐步被淘汰”。

只是,霾的脚步还是比预计得更快。企业限产停产,更需要的或许仍是转型的决心。许光清认为,与当前“自上而下”推行的环保政策相比,企业在环境领域的意识和作为较弱,“自下而上”的力量依然不够。

“但环保督查和执法力度加强,相信会扭转当前的局面,因为环境风险可能导致的供应链断供,将带来经营风险。”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绿色供应链项目经理丁杉杉对《财经》记者称。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