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际 >正文

肯尼亚游记:不发达的非洲,国家公园的游客却不会惊扰野生动物

2018-03-02 20:35    

此次旅行与以往都不同。没有过高的期待与兴奋,哪怕是非洲是肯尼亚,暗想不过是动物而已;行前几乎没有时间做任何功课,所有的行程皆是同行友人一力完成,以至于在走前几日对目的地的发音都没能搞清楚。懵懂之间登上夜班飞机,带着未知与一丝的不以为然,开启近十五个小时的航程,跨过亚洲、越过印度洋,登陆非洲大地。

在冗长的飞行中,了解到我们此次将要有八到九天的包车,在肯尼亚的六个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间跋涉。每个国家公园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与重点保护动物。而这几个保护区的面积几乎覆盖了肯尼亚的中西部及南部直至与坦桑尼亚交界处,也就是说,除了东部沿海的港口城市,整个肯尼亚内陆地区,几乎都被划进了自然保护区范围内。而这些个遍布国境的国家公园也成就了肯尼亚的旅游业,成为国家的主要收入来源。

肯尼亚的国家公园

在众多自然保护区中,最大的也是最有名的自然是马赛马拉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始建于1961年,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大草原相连。每年七八月雨季,大批角马、斑马与瞪羚等动物,从坦桑尼亚越过马拉河进入马赛马拉。由于《动物世界》的热播,所以大部分观众都对这次迁徙映像深刻,称之为“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并在七八月间蜂拥到马赛马拉,各种旅游专用车沿马拉河一字排开,只为等着观看那壮丽野性的一幕。初到之时,我也以为十月不是一个好季节,千里迢迢到了草原上,估计是看不到什么让人激动的景象了。可是我们的司机兼向导,James大叔,却跟我说其实动物迁徙一直都有。动物们周而复始地在两地之间来往,只为了那一口鲜嫩的草。而在保护区里,能看到什么,并不能事先确定。他的原话是:我们会看到能看到的。

带着这句充满哲理的话,我们的四驱越野驶进了马赛马拉大草原。进入保护区时,已是傍晚。从北边的入口到酒店,还有近80KM的路程。离开柏油路的越野,似乎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家,在保护区的沙石路上一路飞驶。车外时不时掠过一群群的斑马,他们扭着肥硕圆臀得得地小跑着远离路面。鬓毛纷乱的角马,像小疯子一样东冲西突,搅得小小的瞪羚惊慌奔逃。车速虽快,但James仍能很好地注意到路面的情况,总能及时停下为水牛让路,或是慢下来绕过趴在路上的旱龟。带点枯黄色的大草原,远处点缀几顶大伞样的金合欢,树下仿佛出现了几头长颈鹿身影。近处灌木丛中,长角羚直立着身体贪吃枝上的嫩叶。我们坐于车中,无言。

旅游车辆坦然与大象近距离擦肩而过,相安无事

在近半小时后,终于看到两三辆旅游专用车停在远处的一个小土坡前。在之后的safari行程中,我们知道了但凡看到有车停在路边,那么一定是那附近有什么值得观看的动物了。James放缓车速,慢慢向土坡靠拢。一转头,倒吸一口气。土坡上,一头猎豹昂首趴卧。我们的车窗还是开着的,而身边的另一辆车却连车顶蓬都没有!James绕过土坡,似乎想为我们找个更佳的角度。原先停在坡前的车静静地倒车,滑行至路面,将最好的观看位置让给了我们。就这样,我们距离他只有两米,他眼下的泪痕清晰可见。他仰着头,左顾友盼,不屑瞧上我们一眼。两辆车,在他眼皮底下一字排开,所有车上的人屏息静气,除了风声,呼吸可闻。偶而响起按快门的声音,他晃了下头,我的心也跟着悠了起来。最多五分钟,James与其他车的司机相继驶离。

我们还沉浸在不期而遇的震撼时,眼前突然冒出一头长颈鹿。车停下,目送他悠悠地迈着长腿,缓缓跨过车道。等他走过路面,与另一边的家庭成员会合后,我们再重新上路。

暮色渐现,天边甚至出现了厚厚云层,似乎风雨欲来。迎面偶尔会碰到其他旅游车,双方司机举手示意打招呼。如果是窄路面,我们会停下,让对方车辆先行。仍然是举手示意,间或会停下聊上几句。绝无争抢、按喇叭、超车等,亦不闻人声。

James慢慢停下车。跟我们说,车胎曝了。在动物保护区的中央地带,曝胎了!车的左边,两三只长颈鹿伸长脖子往河边走去。右边,一片望不到边的草丛。据说狮子什么的最喜欢趴这样的草丛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快天黑了,我们的车趴着动不了。“下不下车?”“你们等会,我先下去看看。”James下车,过了一会儿又招呼我们也下来。他让我们站在车后边,一再说:不要走开,不要走到别处去,我要看到你们。一个人给越野换车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费时费力。同行的唯一一位男士被叫去帮忙,我们几个站在一边叽叽喳喳地聊天。James严肃地说:不要说话,太吵了。这时我们才惊觉这样的说话是否会引来猛兽?正在努力之间,眼看天色愈来愈黑,飘起了小雨点。经过一整天近12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已是又累又饿。时不时还总怀疑身后随时会跃出猛兽,成为他们的晚餐。焦灼间,开来一辆越野。下来两个穿制服的小伙子,跟James交流了一番,三人一起很快就换好了轮胎。小伙子很客气地请我们上车,微笑着说bye。James说他们是园区的工作人员,一直在园区巡逻,如果有什么紧急事情,他们可以通过车上的无线电通讯联系以得到帮助。当然如果路上有别的旅游车,也会停下帮忙的。怪不得看他一点都不慌,但是所有的程序及需要注意的事情一点都不打折扣。甚至不怕“得罪”客人,而开口严肃教训。

游客们与导游司机合影

我们重新出发,很快到达酒店。酒店出人意表地豪华。大门前停了五六辆旅游专用车,客房及餐厅设施都很先进,甚至还有24小时热水淋浴。我不禁疑惑这些干净用水是怎么来的?电力怎么保证的?各种生活污水都是怎么处理的,流到哪里去了?或者这就是经济与自然的悖论吧。是尽量保留原生态,只允许基本条件的食宿及游客数量;还是在可能范围内修建奢华酒店吸引高端客人,扩大旅游收入?就我有限的接触中,感觉当地的居民都是很热爱动物,并且十分注意保护尽量不去打扰动物的生活。可是如果缩减游客数量,他们收入锐减,又是否愿意?一切似乎都是处理好均衡。可是真的可以做到吗?或者说我们自以为的均衡就一定是可行的吗?我们只是匆匆过客,这里的动物才是真正的主人,可是他们能决定什么呢?不管怎么说,仍然十分期待第二天的热气球之旅和一整天的safari。在现实面前,我们能做的,只能是遵守规则,放低身态,隐于自然。不追逐、不离车路、不喂食、不喧闹、不开闪光、不扔垃圾,一切行动听从司机……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