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社会 >正文

互联网+老人? 智能时代遭遇“银发尴尬”

2018-03-05 11:45    

据黄山在线讯 如今,订餐、打车、看病,大家都习惯通过手机预约、付款,“互联网+”已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许多老年人却在智能时代里遇到诸多不便。

资料图

复杂操作成便利生活的“拦路虎”

“先点开支付宝,再……就不知道点哪儿了。”今年76岁的王顺生对自己的“差记性”显得很无奈。“孙子告诉我水电费可以直接在手机上交,还教过我好几次,但转头我就忘了,又不好意思总是问他。”由于实在记不住繁琐的操作,每次交水电费,王顺生还是要花很长时间去营业厅完成。

市人民医院内,市民朱桂芬也正经历着类似的烦恼。自2014年市医院设置了一批自助挂号缴费机后,门诊排队拥挤的情况大有缓解。近日,记者在市人民医院发现,使用自助挂号缴费机的多以年轻人为主,不少年纪大的市民仍在窗口前排队。“弄不来,还是窗口放心,钱都能看得见。”朱桂芬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即使有志愿者帮助,但仍担心操作不当,自己的钱会被机器给“吞了”。

“银发族”线上智能应用遇冷

在苹果手机的应用市场上,记者注意到APP的热门排行榜里涵盖了吃、住、游、购、娱等多种分类,但没有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类别。在与“老人”相关的APP中,仅有少量“保健妙方”或“生活指南”的APP,版本更新时间均是在两年前。安卓手机的应用市场情况与苹果相差无几,专门针对老人养生、家政等方面的APP,下载量很少。

记者了解到,老年人较青睐的APP类型有音乐电台类、娱乐类、工具类等。在王顺生的手机里,孙子为他下载了一款运动健康软件,包括计步、测量血压等。“血压和体重是必须每天录入的,不然没办法监测,一般都是孙子帮我设定。他如果不在家,我自己有时也不知道怎么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下针对老年人的应用软件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种类少,二是操作不够简单便捷。

智能应用应更贴近老人“刚需”

不难发现,当“互联网+”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时,很多老年人还在用传统方法办事,但实际上,他们比年轻人更需要省时省力。早在2014年,全球手机销量调研报告就显示智能手机已取代功能机成为主流,我国约1/3人口使用智能手机。当时就有专家指出,“银发族”带来了非常广阔的智能手机市场,但这些这些智能化、网络化的事物在设计时却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实际情况。

目前,市场上的“老人智能应用”只是简单地将字体、声音放大,但在操作、内容方面,并没有专门针对老年人做出改进。市医院心理咨询室医师张娜表示,老年人接触智能媒介或应用,能帮助他们找到自我存在感,建立自信心,是有一定好处的。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老人”潜力巨大,需要不断尝试进步,最重要的是要添加针对老人需求的相关应用,这才是市场的大方向。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