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社会 >正文

律师:“消费打假”和“商标打假”区别大

2018-03-05 17:11    

湖北金卫律师事务所律师熊敏杰介绍,在类似案件中,小卖部构成商标侵权的事实比较明确,但是赔偿处理上有不同的结果。“根据《商标法》,商标被侵权,商标拥有者可以参照侵权受到的实际损害,或者侵权者实际获利情况、商标许可使用费来索赔。同时,根据《商标法》规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商标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如何证明不知情以及合法取得,决定着是否赔偿、赔偿多少。”

湖北省知识产权维权中心专家付军介绍,品牌拥有者面对整个市场打假,精力有限,往往会从小卖部入手,追溯“上家”。会委托某一地律师全权处理,因而会出现某一个地区集中出现小卖部被起诉的情况。“现实中,小卖部进货时不可能取得进货合同和正规发票,法庭在审理的时候会考虑到这一情况。如果,进货价与通常市场价差不多,也能提供进货单、收据,就可以证明是合法途径取得产品,可以免除赔偿责任。”

付军建议,小卖部进货时可以选择品牌商品的授权经销商,并且保留进货凭证,发现进货价明显低于通常价格,或者商品是明显粗制滥造,就要提高警惕,不能贪便宜,避免惹上侵权麻烦。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郑学知介绍,品牌拥有者对小卖部的打假,与“职业打假人”以消费者身份打假,两者区别较大。“以消费者身份打假,索赔金额一般是退一赔三或者按物价的10倍赔偿。目前对职业打假人打假行为,在法律上很有争议,部分职业打假人还可能被法律制裁。但是,品牌拥有者授权职业打假人,以商标侵权角度打假维权,在法律上是没有禁止的。”

郑学知律师介绍,小卖部销售假冒品牌产品,确实对品牌造成商标侵权,如果提供证据证明不知所购货物为假,属于正常进货,且提供进货渠道的,可以减免实际赔偿,但法院在证据认定方面可能出现不同。“以消费者身份知假买假,索赔金额一般是退一赔三或按物价10倍赔偿;如果是厂家直接打假,或是职业打假人取得了厂家授权,以商标侵权角度打假,索赔金额较高——会参照售假者获利情况、商标所有者损失情况,或商标许可使用费用倍数等来确定金额。如果这三个标准无法参考,《商标法》规定可以根据侵权情节判决300万元以下赔偿。”记者石伟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