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内 >正文

金山区漕泾幼儿园:体验成功,分享快乐

2018-03-06 04:00    

1951年,伴随着新中国诞生的喜庆,漕泾幼儿园在上海市郊的一个滨海小镇诞生,岁月如歌,风雨兼程,漕泾幼儿园走过了六十余载。在过去的几年中,秉持着“体验成功、分享快乐”的办园理念,幼儿园得到了长足发展,获全国科技教育示范幼儿园、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平安单位、上海市学前教育科普示范基地、上海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金山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金山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十二五”校本培训先进单位、金山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等称号。

漕泾幼儿园正确认识本园的传统与特点,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在校园文化、科技教育、教育科研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和亮点。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漕泾幼儿园坚持“法治”与“德治”的统一,体现了幼儿园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依法治园” 表现在制度上的管理与约束,重在规范;“以德立园”体现在道德上的规范与引导,重在自律;“文化兴园”则是幼儿园内涵发展的源泉,以经营“目标”来凝聚人心,经营“理念”来提升生命价值,经营“制度”来激励创新,经营“环境”来体现人文关怀。漕泾幼儿园以“以人为本、主动健康发展”的理念对幼儿实施教育,力求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格基础。教师在感染与熏陶幼儿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品质,能够真切地享受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实现生命的价值。

在科技教育特色方面,漕泾幼儿园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提升科技教育研究的品质,将教育科研深深地扎根于教育实践的土壤中。幼儿园在科技教育的研究中把握了行动与实践的关键点,在研究主题的形成中力求办园的高起点发展,在主攻目标的实现中促进办园的突破性发展,在课题网络化构建中推动办园的整体性发展,在研究过程优化中形成办园的综合高效发展,在基础条件的建设中保持办园的持续性发展。

例如在幼儿科技教育研究过程中,幼儿园丰富了“做中学”等理论在幼儿科技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提出了基于“任务情境”和“问题情境”的两大科技教育活动模式,提供了幼儿科技教育的实践范式,形成了幼儿科技教育园本课程,彰显了幼儿园科技教育的办园特色,形成了以本园领衔的幼儿科技教育共同体。

作为金山区“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漕泾幼儿园始终以科研为抓手提高教师的保教工作能力,并使其成为科研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近五年来,主要把握了以下五个关键点:聚点与连线的关键(即把握了幼儿科技教育这样一条主线,教师们都围绕这一主线参与到了阶段课题研究中,并把握了课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线索);数量与质量的关键(即把握了如何在教育科研数量的基础上提高质量,在质量的引领下增加数量,这是漕泾幼儿园教育科研发展中的又一关键);行动与实践的关键(即把握了在教科研实践过程中的行为,并不断改进与优化);过程与指导的关键(即把握了在研究过程中的全程指导,让每位教师都成为教育教学的实践者和研究者,使整个幼儿园成为智慧的汇集之地);成果与成效的关键(即力求教育科研的成果被运用于再实践时,通过多次实践被证明真正发挥研究成果的价值,使成果不断发展与完善)。

漕泾幼儿园深切体会到这五个关键点的作用,它们既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也是各种矛盾关系的聚焦点,又可以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抓手。这五个关键点,促使漕泾幼儿园教育科研工作成为促进教师能力提升、促进幼儿能力发展、促进幼儿园办园水平提高的有力举措。

有了以上三方面的实践基础,漕泾幼儿园近年来取得不少成绩:2004年幼儿园被国家教委、国家科委等五部委命名为全国科技教育实验基地;2012年被评为上海市学前教育科普示范基地。同时,漕泾幼儿园的科技教育研究成果“城郊幼儿园科技教育园本课程的开发”和“城郊幼儿园科技创新操作室的开发与实践研究”分别荣获上海市第八届教科研成果二等奖、上海市第十届教科研成果三等奖;《开启幼儿智慧的金钥匙》一书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由安徽新华音像出版社出版《全国幼儿园学科教育精品课程教师参考用书》以及《幼儿科技操作用书》;由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好奇的孩子——幼儿科学启蒙(植物)》;参与编写金山区幼儿园乡土特色教材《泥土芬芳》;完成体现幼儿科技课程精髓的《幼儿科技的摇篮》汇编;编写的“科技教育园本课程”获金山区“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校园培训课程评选一等奖。

作为漕幼人,教师们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每一份收获都令大家激动,每一次成功都激励大家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在漕幼这片凝聚爱意、放飞希望的土地上,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是全体漕幼人永远也做不完的梦。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