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内 >正文

海外华文媒体看内蒙古:美丽草原让人惊叹

2018-03-06 11:05    

记者们在呼伦贝尔市儿童福利院与孩子们亲密互动。 本报记者 冯学知摄

9月下旬的内蒙古,渐渐凉意袭人,但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的余热犹在。21日,来自埃及、英国、美国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家海外华文媒体记者在呼和浩特集结,开始了为期一周的考察采访。

从呼和浩特到呼伦贝尔再到满洲里,从展览馆到草原湿地再到边境小镇的异域风情,广袤大草原上古老与现代的交融、人与自然的和谐给记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有太多的印象需要沉淀,太多的今昔值得比较,太多的故事想要讲述。内蒙古让人惊艳、惊叹、惊喜!”奥地利《欧洲华语博客》总策划常晖在她的节目中这样感慨。

壮美草原,成就耀眼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离开内蒙古时,许多记者情不自禁地哼起了这首歌。美国捷迅传媒副总编朱昌文在他的散文《草原怀想》中这样写道,草原是有魔力的,只要你踏上过那片草地,再回访,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浑厚的长调、悠扬的马头琴、粗犷的蒙古歌,还有一排排鸿雁、一座座毡房……这样的图景已在这片土地上存在了千年。如此近距离接触,让埃及《中国周报》副总编朱新娥有种“朝圣”的感觉,她感慨,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草原文明,其实就印刻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记忆深处。

注奶、封口、贴吸管、装箱……伊利液态奶车间一派紧张忙碌的景象,只是偌大的车间却只有寥寥几个工人的身影,主要生产流程都由机器承担,甚至给奶牛挤奶都有专业的挤奶设备自动完成。伊利的生产智能化让记者们大开眼界,严苛的质量管理也大大改善了他们对中国奶业的印象。埃及埃中新闻网总编王永鸿兴奋地说:“如果国内的消费者都能了解到伊利的生产流程和管理水平,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去海外买奶粉,其实国产奶粉照样很让人放心。”

从上世纪50年代组建的养牛合作小组发展成今天跻身全球乳业八强,伊利的成长让海外华文媒体记者们对内蒙古经济刮目相看。自治区成立70年来,内蒙古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6万亿元,位居西部省区前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4069元,居全国第六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多年全国第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民族自治区——内蒙古70年来的发展充分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伟大创举。”作为土生土长的内蒙古人,香港《华商月刊》总编续炳义40多年前便离乡外出,而今看到故乡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感到无比自豪。

幼有所教,老有所养

“阿奶奶!”“艾妈妈!”刚进呼伦贝尔福利院,几个小女孩突然跑过来扑到阿荔惠和艾丽君的怀里,这温馨的一幕让记者们动容。宽敞的宿舍、洁净的洗手间、功能丰富的活动室,还有水疗室、音乐治疗室、情绪疏导室……呼伦贝尔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阿荔惠和福利院院长艾丽君带着记者们边走边讲,随处可见孩子们向她们亲昵地问候。这家成立于1998的福利院规模不大,人手有限。“福利院从设施到管理堪称一流,细节之处尤其让人感动,让孩子们能健康成长。”续炳义表示,看到故乡的孤残儿童能在这里得到很好照料,他感到非常欣慰。

福利院的对面便是呼伦贝尔老年公寓。院子里小桥流水、树木葱郁,阿荔惠说,这是呼伦贝尔最好的小区。今年66岁的郭女士退休后来老年公寓已经一年多了,对于这里的条件她直说好,“地暖热,饭菜丰富,娱乐活动多,大家伙在这里很高兴。”看到老年公寓优美的环境和完善的服务,一些即将退休的资深记者们也笑言要考虑来这里养老。

“一个能把孩子和老人照顾好的社会,一定是和谐繁荣的。”离开福利院和老年公寓,王永鸿由衷赞美道。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