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内 >正文

贵州非遗:从原生到再生——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综述

2018-03-07 14:11    

文/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王小婷 韦一茜

非遗融入当代、融入大众生活,以民族文化为依托的文化产业为部分人提供了生计,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文化认同的外延,而且使得地方文化在市场的激励下得以传承和发展。

贵州有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省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个,有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处,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7处,在全国占有一定的位置,是名副其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

多彩非遗 纵深宏阔

走进独具魅力的少数民族村寨、感受名扬于世的“侗族大歌”、揭开蜡染的神秘面纱、聆听苗家姑娘衣衫上的银饰叮铃作响……9月16日,“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首站在贵州启动,中央及地方30多家媒体在贵州黔东南州、黔南州,通过全媒体、全终端、全覆盖的报道形式,在互联网平台充分展现“非遗”之美。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有汉、苗、布依、侗、土家等17个世居民族,每个民族因不同的历史原因,形成各自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习俗,构成了贵州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充满着生存的智慧、创造的乐趣、审美的情调、人际的醇厚,它们是贵州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创造中对生活的汇总。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大山深处,黔东南州丹寨县的石桥古法造纸与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中手工业生产的技艺记载相契合。

安顺文庙、屯堡建筑、镇远青龙洞古建筑群、侗族鼓楼花桥、苗族的吊脚楼等明清至当代的建筑,无不凝聚着贵州人民的聪明和智慧。

贵阳清镇一带的四印苗女性还部分保留着在夜晚绩麻、抡线、纺线、煮麻、洗麻、牵、织衣、挑花、绘蜡花的传统。

贵州省文史馆馆长顾久认为贵州从300多到2900多米的海拔落差是一个立体、多元的地理气候和生态环境,而白族、仡佬族、侗族、水族和苗族等民族,都有着古老的历史和多彩的文化。“仅仅是苗族服饰,据我所知就有100多种。”顾久说,如果贵州每个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再进行细分,每个民族的支系又有不同的变化,那么,贵州民族文化的多彩性,很难用语言去描述。

据统计,贵州共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项,国家级名录85项140处,省级名录561项709处,市、州级名录1000多项,县级名录4000多项。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7名,省级传承人402名。

贵州民族文化的多彩性,很难用语言去描述。图为榕江县塔石乡乌吉村的《铜笔描绘》 况在泉 摄

活态保护 主动传播

9月16日,在多彩贵州风景眼文化创意园举办的2017多彩贵州非遗周末聚迎来了息烽专场。在非遗展演现场,以青山苗族刺绣、苗族芦笙舞、流长阳戏、息烽花灯、红色文化、温泉文化、西山虫茶等为素材,组织编排的8个节目陆续登场,精彩的表演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实际上,从今年5月28日起,每到周末,在多彩贵州文创园内,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非遗周末聚”活动总是人气爆棚。自2016年6月9日雷山周末聚拉开帷幕以来,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非遗周末聚”活动已先后吸引了贞丰、惠水、独山、黎平、从江、大方等21个县(市、区)参与,在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龙洞堡国际机场大厅上演了200余场精彩演出,10万余人次的市民和海内外游客参与。

活动中,一大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静态图片展、实物展和动态的歌、舞、剧形式进行集中展示展演。此外,该活动还走进机场、社区、校园、商场等地,以专场展演、技艺展示、节目展演、非遗大讲堂、现场互动等形式,让群众在吃喝玩乐之余,寓教于乐,近距离了解到贵州非遗文化,感受非遗的无穷魅力,主动传播非遗。

其实,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非遗”宝库,2003年,贵州就在全国率先出台了《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将“非遗”保护纳入法制轨道。2012年5月1日起施行的《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明确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保存较完整、特色鲜明、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广泛群众基础的特定区域,可申请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2014年5月,出台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4—2020年)》。

近年来,贵州还先后举办“2014西班牙中国文化年·多彩贵州文化节”“2015俄罗斯·多彩贵州文化年”“2016墨西哥·多彩贵州文化节”“2017马耳他·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和“欢乐春节·醉美多彩贵州”(台湾)、“根与魂——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香港)、2016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生态文化主题论坛等,向国际社会展示了贵州文化的独特魅力。

传承瑰宝 驱动融合

“我们现在已经培训了300多名绣娘,收到的订单来自北京、广州、深圳等地。”在三都自治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族马尾绣传承人宋水仙带着家乡的绣娘发展马尾绣产业,走出了一条致富锦绣路。而这,正是贵州在传承非遗瑰宝的进程中,将“指尖绝技”转化为“指尖经济”的生动实践。

2013年,为了促进非遗保护传承与农民脱贫致富“双丰收”,贵州省妇联牵头推出的“锦绣计划”,以期通过“锦绣计划”的实施,保护和挖掘优秀民间民族技艺,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同年,贵州省出台《关于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的意见》,希望以刺绣、蜡染和民族服装服饰为重点,实现民族民间特色手工产业与妇女事业同步发展。

除了将“指尖绝技”转化为“指尖经济”之外,贵州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旅游市场有机结合起来,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满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精神娱乐需求,以此创造经济价值,延续其文化价值。

通过演唱侗族大歌来实现就业增收从江县高增乡小黄侗寨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去年3月,小黄侗寨村民吴荣德等人发起成立“侗族大歌”旅游专业合作社,采取“农户+合作社+公司”的经营管理体制,这是侗族大歌遗产地首家创办的旅游专业合作社,其目的是增强小黄侗族大歌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同时,也让农民通过唱侗族大歌实现增收的目标。

早在2016年,贵州已率先提出“文化助推脱贫”,出台并实施了《贵州省传统手工技艺助推脱贫培训计划(2016—2020年)》,围绕培训计划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研究中心”和贵州工作站等。

非遗融入当代、融入大众生活,以民族文化为依托的文化产业为部分人提供了生计,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文化认同的外延,而且使得地方文化在市场的激励下得以传承和发展。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