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际 >正文

理查德·泰勒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行为金融学专家这么看……

2018-03-08 00:17    

图说:理查德·泰勒获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来源:东方IC

【新民晚报·新民网】10月9日,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理查德·H·泰勒(RichardH.Thaler)凭借其为“行为经济学所做的贡献”获得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泰勒教授是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

当晚,新民晚报记者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吴飞副教授,行为金融学是他一直以来的研究方向之一。他说,泰勒教授研究了很多行为学在金融学方面的应用。从此次获奖来看,行为金融学越来越获得学术界的认可。传统金融理论过去非常盛行,它们用非常标准的数学模型,表现出整个金融世界一切是非常理性的,没有受到任何个人偏差的影响。但我们看到,即使是一位专业的基金经理,虽然他作决策时比普通人犯的错误少,但很多时候的决策不可避免地被情绪等一些非理性的东西左右。行为金融更多描述我们怎么去决策,区别在于传统金融理论认为市场人都是理性的,行为金融认为市场上更多的人是不理性的。两者有巨大的区别。

吴飞认为,非理性的概念可能更适合解释中国市场。市场占主导地位的大部分散户甚至一部分基金经理不是理性的,体现出追涨杀跌以及羊群效应。为什么行为金融最近越来越成为热门话题?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传统理论解释不了“在大家都是理性的情况下危机不应该出现”这一问题。行为金融认可市场不是每个人都理性,允许非理性影响到市场价格和运行的规律。

2016年,中信出版社出版了泰勒教授的著作《“错误”的行为》。这是继同样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之后,行为经济学领域的又一力作。《“错误”的行为》曾被《经济学人》杂志评选为年度好书。这本书被视作泰勒的学术生涯回忆录,讲了他所经历的行为经济学的人、事和理论发展。

吴飞表示,这本书写得非常通俗易懂。泰勒还做了开创性的学术研究。比如在金融方面,泰勒对解释股票溢价之谜做了很大贡献。过去100多年来,美国的股票比无风险的国债高了6-7个点的风险溢价,如果你买的国债年化收益1%左右,而股票年化收益达到7%左右。按照传统理论,唯一的可能是股票风险太高,大家要求高溢价来弥补承受的风险。实际上股票的风险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传统理论对此很难解释。泰勒作了一个挺有意思的假设,他引用了卡尼曼理论,发展出短视的损失厌恶理论,大家对于同样金额的亏损,痛苦远高于同样金额的盈利。大家厌恶亏损,所以要求在高回报的情况下才愿意投资。泰勒的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人经常看自己股票账户,每天的波动会造成心理上损失的冲击,变得更愿意投资安全资产。如果把周期拉长到一年、两年甚至十年再看一次自己仓位的话,当中很多亏损磨平,投资者对股票的厌恶程度会小很多。

学习行为金融学有什么用?吴飞认为,可以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犯错,明白市场上大部分人为什么会犯错,以及帮助客户克服非理性的错误。比如人们经常犯一个错,总是愿意卖掉赚钱的股票,而持有亏损的股票太长时间。然而,赚钱的股票多数继续赚钱,而亏损的股票很可能再也回不到买入的价格。

他说,泰勒除了从事研究工作,还合作建立了一家对冲基金,把研究的内容运用到市场,捕捉市场短暂的错误定价,发现市场情绪过于悲观跌过头的股票买入,在市场情绪过于高涨时卖出。(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谈璎)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