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内 >正文

3年时间,威远这个穷山村大变样!

2018-03-08 02:23    

村上有了农家乐

10月28日,记者来到威远县黄荆沟镇红丰村,沿着宽敞明亮的公路前行,漫山遍野的樱桃树、核桃树、李树在深秋的微风中摇曳......

然而,2014年之前的红丰村,全村仅有一条通村公路,村民出行不便,樱桃烂在枝头也无法卖出去,村民生产生活用水、用电困难,劳动力大量外流……

自2014年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村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纷纷伸出援手,红丰村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产业发展渐成规模,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并于去年底实现了户脱贫、村退出。

完善基础设施 村里有了新出路

“以前村里没有产业,樱桃种植东一棵,西一棵,根本没有形成规模,全村劳动力人数686人,外出务工的就有513人,在家的170多名劳动力中,60岁以上占17.5%。加上没有路,樱桃烂在树上,或者被鸟儿吃了,都运不出去卖。”红丰村村支书丁道华说,要想富先修路,但对当时的红丰村来说,公路建设费用高额,修路何其艰难。

直到2013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扶持下,红丰村建起了村里唯一一条水泥路,而这2.62公里的水泥路给红丰村带来的不仅仅是方便村民出行。

有了公路,渐渐地便有游客开车进村采摘樱桃,村民也可以将自家成熟的樱桃运往城区售卖。“2014年上半年,全村的樱桃大概卖了10万元左右。”丁道华说,樱桃销售所得收益让村民们渐渐看到了希望,第二年,全村的樱桃种植面积便翻了好几番。

随着樱桃种植规模日渐扩大,村民更加盼望修路。2016年,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的帮助下,红丰村启动了5条通组公路的硬化项目,按照3.5米宽的标准对全村剩余的9.4公路通组公路实施硬化,并于当年底全面竣工。“目前剩下的5组、8组两条断头路也已争取到了建设资金40万元,马上就要开工建设了。”红丰村“第一书记”阳禄说。

除了公路建设,红丰村的生产生活用水和用电难题也亟待解决,虽然辖区内有一个菜子沟水库,但红丰村6、7、8、9组地处高坡或半高坡,周边山坪塘、蓄水池较少,已不能满足生产用水。而在生活用水方面,村民们主要靠自家打井取水为主,井眼多且分布不均,又无法进行安全检测,生活用水安全无保障。

为了解决老百姓生产生活用水难题,红丰村建成12根囤水梗、7口山坪塘,同时分年度投入300万元升级改造老堰塘,并投入11万元,落实菜子沟提灌站技改项目,预计今年底完工。在生活用水方面,耗资45万元的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已经全部完工,并建设了自来水管网 4000米,全村36户贫困户都已经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农网改造也是红丰村走向村富民强的一个重要板块。2014年至2015年,连续两年,红丰村进行了全村农网升级改造,新增了变压器,进行了线路优化,解决了村民们生产生活用电难的问题。

不仅如此,红丰村通过“三室建设”,新改建了村办公室、卫生室、日间照料中心以及村民日常休闲的娱乐广场,还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暨“五清”行动,清整沟道8处,新建垃圾池10座,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一户一策 助力贫困户脱贫

今年50岁的王世才是红丰村1组人,过去常年在煤矿务工,2015年时查出了尘肺病,妻子周晓英今年47岁,患有子宫肌瘤和糖尿病,夫妻俩均因病无法做重活,只能在家调养,今年26岁的儿子王奎便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宽敞的院坝,崭新的两层小楼房,围墙外是家里的鱼塘,屋外是自建的生产用房,公路修到了家门口……王世才笑道:“真是做梦都想不到能过上现在这样的日子。”

过去,王世才一家住的房子,因为年久失修,墙体开裂,已经无法遮挡风雨,王世才夫妇每年的医药费用也不低,仅靠务农和儿子在外务工的收入,根本无法支撑家里修新房,因此,王世才从没想过会有一个漂亮的新家。

精准扶贫的春风吹进了王世才一家,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组成员为王世才一家制订了详细的脱贫方案。有了就医优惠卡,王世才夫妻生病时有了救助,村两委和“第一书记”更是常到王世才家中,鼓励他发展种养殖业……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的扶持下,王世才有了信心,也有了脱贫致富的目标。

在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支持下,2015年,王世才养起了27只羊、10只鸭、3只鸡,享受扶贫到户资金近万元。“去年又借了9000元的扶贫周转金来养羊,现在还存栏42只羊,今年又去买了几十只兔来养,希望今年能卖个好价钱。”王世才笑道,目前已经出栏30余只羊,获利2万多元。

去年,王世才家的房屋被纳入2016年D级危房改造工程,2016年9月,王世才一家搬进了新家。去年底,王世才一家顺利脱贫。

王世才和他养的羊

发展产业 为贫困户增收

过去的红丰村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因村民资金缺乏、技术落后,经济作物种植零散不成规模。而家禽养殖则以传统的分散小家禽养殖为主,属于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我们还是村集体经济‘空壳村’,村集体完全没有收入。”丁道华说。

因此,红丰村因地制宜,把产业发展作为增加贫困户收入的根本途径,根据村民养殖习惯和意愿,充分利用产业扶持基金,大力发展小家禽生态养殖,实现短期快速获益。

村里共借出产业发展基金40.8万元,扶持58户贫困户新发展鸡苗1500只、鸭苗2000只、兔苗1200只,出栏后将实现人均增收200元左右。“同时,我们推广清脆李种植,将党员精准扶贫示范项目和退耕还林资金打捆,今年种植青脆李180亩,四年后便可进入丰产期,人均右增收600元左右。”阳禄说,同时,还利用菜子沟水库的独特优势,通过种植红枫等植被来打造库区景观旅游,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后,在2、3、7、8、10组种植了红枫150亩。“3年后便可连片成景,提升景观吸引力,且红丰村樱桃、枇杷、李子、核桃众多,利用现有水果产业优势,建立3大水果采摘区,大力发展水果采摘经济,吸引县城的人到村消费,从而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2016年,为了发展村集体经济,村两委利用项目资金,引进业主发展了农家乐项目,实现了村集体收入4.2万元。同时,今年将投入部分资金对堰塘进行维修,通过出租出让的方式来扩大集体经济收入。

去年底,红丰村这个过去贫瘠的小山村,已经实现了贫困村退出,走上了一条“化茧成蝶”之路。

内容来源:内江新闻网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