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内 >正文

长兴发力分布式能源 建“微电厂”织“微电网”

2018-03-08 05:27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10月31日讯(浙江之声记者叶树刚 通讯员张啸松、吴拯报道)10月31日,由国际能源署、SUC项目中国办公室联合主办的SDE能源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在浙江省长兴县举办,会上发布了《中国分布式能源前景展望》报告。此外,还举行了SDE能源可持续发展专题论坛,SUC与画溪街道共建“新能源小镇”,与会专家还剖析及探索分布式能源在中国地方城市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包括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生活需要。党中央提出了“能源革命”,积极推进能源生产智能化,建设分布式能源网络、探索能源消费新模式。

早在2年前,位于长兴县画溪街道的太湖能谷就把目光聚焦在分布式能源和能源互联网的探索和实践上。总经理吴建斌介绍,依托长兴厚实的电池产业基础,公司通过整合云计算、大数据,实现了对铅酸电池使用的全程跟踪和监控,并成功研发了移动储能电站。“依托一个个储能电站,能源可以通过互联的办法连起来,随时发电、随时上网、随时取电,非常方便,市场潜力无限。”

该项目被称为“虚拟电厂”,“虚拟电厂”在我国有着非常大的市场潜力,能有效缓解电力紧张和能效偏低矛盾,给当地带来完全有别于传统电网传输的用电方式,在可移动的储能柜内储满电,通过一个智能管控平台把电传输到千家万户,并随时监测终端用电情况,通过计算为每个家庭或者企业制定最优质和经济的光伏结合储能峰谷用电方案。

吴建斌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按一个标准电站5组储电柜算,谷时充电,峰时放电,一年可为企业减少电费总支出200多万元,扣除折旧成本和运维成本,每年为企业净得利22.5万元。

除了太湖能谷,新能源小镇“源网荷储售”一体化源互联网示范项目也于近日成功入选全国首批55个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近3亿元,由超威集团、浙能集团、长兴县新能源小镇合作,项目计划建设虚拟电厂综合运行服务平台、分层架构储能系统、分布式光伏电站及区域能源站等,运用先进信息管理技术将火电、风电、光伏等各类能源横向整合,实现灵活分布式能源互联互通,构建灵活可靠的多元能源供应体系。

利用储能这一关键技术手段,将能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和共享。目前,已在画溪街道新能源广场建设“虚拟电厂”综合运行服务平台,选取了80户工商业用户,针对工业非核心生产设备、空调、照明等用电设备进行柔性改造,部署智能需求侧响应终端设备和主站系统,提供用户用能数据监测、分析,通过合理减少终端用电需求来达到产生“富余”电能。

“太湖能谷以及‘源网荷储售’一体化等项目的实施,将有效化解长兴铅蓄电池的过剩产能,推动分布式能源产业发展。未来,电不再只从电网上来。智慧化的分布式能源将成为我们新能源产业的重要一环,也会是中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长兴县经信委负责人介绍说。

近年来,长兴县加快风力、光伏发电等分布式能源建设,出台了关于能源管理创新的若干意见,推广居民屋顶光伏、分布式光伏、光电一体化建筑、光伏照明、微电网、储能等多种能源应用形式,对符合政策导向、设备关键部件为本县生产、在县域内实施的分布储能项目,在投产运行后给予补贴。目前,屋顶光伏、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分布式光伏项目累计实现并网发电清洁能源1.9亿千瓦时。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