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内 >正文

聚焦日常保密重点难点,最高检筑牢信息时代保密工作的“防洪堤”

2018-03-08 12:10    

来源:检察日报

日前,从 2016 年度保密科技奖励大会暨 2017 年保密技术交流大会上传来好消息,最高人民检察院参与的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应用项目荣获国家保密科学技术一等奖。据悉,这是国家保密科学技术领域的首次集中表彰活动,仅有 2 个项目获得一等奖。检察机关斩获殊荣,实属不易。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 5 年间,全国检察机关保密工作部门和保密工作者,始终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必须坚守的生命线和立身之本,立足保密工作岗位,认真履行职责,积极顺应社会形势发展变化,苦练内功、夯实基础、转变观念、创新发展,在分级保护、保密管理、应用示范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有力保护了检察机关党和国家秘密的安全。

着眼顶层设计

全面谋划新时期检察机关保密工作

保密工作事关国家安全,做好保密工作责任重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做好保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为做好新时期保密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面临着更加严峻的保密形势,承担着更大的保密压力。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曹建明多次强调:" 检察机关是重要的涉密单位,保密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制度建设是各项工作的根本和前提。5 年来,在最高检党组的领导和关心下,检察机关的保密工作着眼顶层设计,深耕细作,在制度建设上谋长远、求发展。

据了解,5 年来,最高检联合国家保密局先后修订《检察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检察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目录》,制定《检察工作国家秘密事项定密指导意见(试行)》《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定密责任人管理办法(试行)》等,打好定密管理的组合拳,使检察机关定密行为不断规范,切实纠正定密不严谨问题,检察机关定密更加准确、科学,全国检察机关定密事项逐年下降,保密管理更加精准、有效,节约了管理成本、提高了保密效率。

2016 年,最高检党组审议通过《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检察机关保密工作的意见》《" 十三五 " 时期检察机关保密工作发展规划》,深刻分析了新形势下保密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应该发挥的重要作用,明确了检察机关保密工作的职责定位、发展方向和保障措施,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在各方面形成共识,检察机关保密工作稳步驶入快车道。

强化 " 三大管理 "

聚焦日常保密重点难点

定密、涉密人员、网络保密管理是保密工作非常重要的三个方面。5 年来,全国检察机关持续在 " 三大管理 " 上发力并取得阶段性成效,为保密日常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奠定坚实基础。

——在定密规范化方面,根据修订后的检察工作国家秘密范围规定、目录,检察机关进一步规范定密授权工作,各地检察机关也在不断探索适应基层检察院和专案办理的定密授权机制。全面落实定密责任人制度,最高检举办全国检察机关定密师资培训班,各省级检察院也相继组织本地定密培训,检察机关定密的准确性和规范化得到切实增强。

——在涉密人员管理方面,按照国家保密局统一部署,全国检察机关全面开展了涉密人员确定工作,设计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涉密岗位登记表(试行)》,对所有岗位、所有人员进行涉密性和涉密程度审核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报备、日常管理、出国境审查、脱密期设定等,在全国各单位中率先完成涉密人员分类确定工作。国家保密局因此邀请最高检保密办在全国性座谈会上作大会经验发言。

保密管理的关键是管住人,保密意识淡漠、保密常识缺乏是保密工作最大的隐患。最高检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近年来,最高检保密办编辑失泄密案例宣传版画,在全国组织轮展。全国检察机关每年都组织收看保密警示教育片,组织保密培训班,保密委主任讲保密党课,组织全员进行保密轮训等,全面加强 " 两识 " 教育,做到了保密教育全覆盖。

——在网络保密管理方面,注重检察专网分级保护建设,认真开展网络保密检查。全国检察机关每年都自上而下布置、自下而上开展全国性的保密大检查活动,各级检察院自查率每年都是 100%,最高检、各省级院对下级院抽查覆盖率达到 60%。每次检查发现的问题都进行通报并逐项逐院督促整改,确保保密管理各项要求在检察机关完全落实到位。2016 年,国家保密局对最高检开展检查,检查结果为优秀。

" 全国检察机关保密工作这些年在原有基础上取得显著成绩,很多工作为全国作出表率。"2016 年 3 月,国家保密局、人社部有关领导同志在授予最高检保密办 " 全国保密工作先进集体 " 称号时对检察机关保密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推进分级保护

构筑信息时代保密 " 防洪堤 "

检察专网是涉密网,严格按照保守国家秘密法完成分级保护建设和测评,是确保检察专网安全保密、确保检察工作顺利开展和信息化深度应用的根本保障。

在最高检党组和曹建明检察长的高度重视下,在国家保密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检察机关以分级保护工作为牵引,全面推进信息网络保密防线建设,检察机关的网络保密防护渐成体系,成为保密工作中的一张 " 闪亮名片 "。

早在 2012 年 11 月,最高检专门召开全国检察机关深入推进分级保护工作座谈会,全面推进检察专网分级保护建设。

" 分级保护建设涉及领域广、技术要求高,当时很多业界同行和专家都不看好我们。" 最高检保密办负责人说," 但是对这项工作,最高检党组下定了决心,全国检察机关保密工作部门的同志以不破楼兰誓不还的气概,一往无前,不给自己留任何退路。"

5 年来,最高检保密办先后组织举办 3 次培训班、召开 1 次现场会,成立了技术专家库,组织 30 余个督导组赴各地督导,约谈 10 余个省级检察院,并每月定期下发各地工作进展通报,确保分级保护顺利推进。

在分级保护工作推进过程中,全国检察机关机要保密和信息化部门上下一体、齐心协力,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心血,有的同志带病坚守,项目验收完成人就被直接送到医院,有的同志仅用半年时间跑遍了全省所有 100 多个基层检察院。截至目前,检察机关分级保护建设全面完成,全国各级检察院全部完成国家保密局组织的现场测评,使检察机关信息化应用的保密防护体系得到巩固和加强,确保检察信息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据介绍,分级保护建设,检察机关不仅是率先整系统完成的,也是截至目前全国各系统性单位中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最高检保密办也因此荣立集体二等功,许多地方检察机关保密部门也先后受到表彰。

" 在大家原来的观念中,保密工作就是管住人、锁好门,别把文件弄丢就行了。但信息化的发展给保密工作带来全新的挑战,保密工作内涵和外延发生了重大变化,构筑信息网络时代的保密‘防洪堤’,是保密工作的大战略。做好分级保护,就是筑起了信息时代检察机关保密工作的‘防洪堤’。" 最高检保密办负责人表示。

勇于应用示范

做保密工作创新发展 " 排头兵 "

" 检察机关政治站位高,敢担当、能担当,对自主可控安全可靠设备真信、真试、真用,验证了设备的可用性、适应性和稳定性,为大家探索了一条切合实际的部署应用模式,坚定了大家全面推广的信心和决心。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啊!" 近日,信息安全领域的专家在检察机关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应用示范项目验收会上激动地表示。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信息设备国产化是国家推进自主可控核心技术发展、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举措。最高检党组深刻地认识到,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应用示范对提升国家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关键技术攻关的重要意义,检察机关必须牢记政治责任,敢于担当、先行先试。

最高检党组决定,拿出全国检察机关核心关键应用系统和最高检机关日常办公各项应用系统来实施全面替代应用,给自主可控安全可靠设备作 " 试验田 "。

一组数据或能说明问题:2016 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核心关键应用和日常办公应用实现全替代。在一年多的真实环境应用中,检察机关共组织进行 12 次系统升级、优化 40 余项功能、排除故障问题 70 余个,为国产化应用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做到了 " 安全上敢用、性能上好用、管理上爱用 "。

这一组组数据,是各级检察机关近万人奋斗 2 年的结果。从最初的移植研发,到后来的优化升级,经历了无数遍的测试、无数遍的失败。有时为了一个小功能的验证,大家可以连续几天不眠不休,碰到设备故障和使用问题,大家都自己琢磨,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这 2 年的工作,既是大家努力奉献,也是大家实现自我提升的过程。

功夫不负有心人。检察机关应用示范项目成果不仅获得国家保密科学技术一等奖,还先后在国家 " 十二五 " 保密科技创新成就展、2016 年保密技术交流大会、2017 全国检察机关科技装备展上全面展示。

中组部、中宣部、科技部等单位先后来到最高检交流,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应用替代的 " 检察样板 " 应运而生。

" 保密工作是挡‘恶人’、做好事的工作,只有保密工作做好了,大家才会心安,工作才敢开展。保密工作不应是业务工作开展的阻碍,而要成为‘安全带’‘防护栏’和‘指示牌’‘分道线’。" 最高检办公厅负责人说。

今年 9 月 26 日,全国检察机关智慧检务工作会议召开,这是检察机关信息化发展新的里程碑。检察机关保密部门广大人员纷纷表示,检察机关保密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将牢固树立 " 四个意识 ",更加深入地思考检察机关保密工作如何转变观念、创新发展,更好适应形势发展变化,不断提升保密工作水平,为确保党和国家秘密安全继续不懈努力。

(文字:高建密 编辑:李君)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