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社会 >正文

哈市小学生斩获国际发明金奖 来看看咱身边的“发明工匠”

2018-03-08 14:52    

东北网10月31日讯 日前,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第116届法国国际发明展览会(列宾竞赛)上,中国发明展团选送了37个项目参展,其中,由冰城“发明大王”孙景文带队的哈尔滨市7名小学生凭借“厨房防溢水、防饭菜糊锅机器狗”作品获得金奖,这是中国小学生团队在欧洲这项发明大赛上获得的首枚金牌。

今年9月份,孙景文带队,来自哈市闽江小学的张博雅、张芸婧,风华小学的尹伯尧,王兆新村小学的毕连罡,师范附属小学的贾馨茗,群力兆麟小学的曲禹彰、冯干瀚等5所小学的7名学生,组成代表队前往法国参赛,小伙伴们合作研制了“厨房防溢水、防饭菜糊锅机器狗”。

“机器狗的创意来自孩子们,他们觉得妈妈在厨房做菜时总能遭遇一些状况,应该为妈妈做些事。”孙景文说,机器狗是一种家庭实用的电子监测装置,它可以帮助人们监测家庭厨房的一些突发情况:仿狗壳体鼻子上装有烟气传感器,饭菜锅有糊锅烟味时,喇叭会发出狗叫声;在仿狗壳体的后肢下,分别设有遇水自然导电的电极A、电极B,通过CPU处理器、语音控制器,发出模拟狗叫的报警声,人们忘关或没关好水龙头,自来水溢出流到室内地面时,机器狗可发出报警声,提醒主人及时处理。

据悉,凭借优异的表现,7名小小发明家还获得“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称号。

新闻背景

法国斯特拉斯堡国际发明展览会创办于1902年,创始人是巴黎市的警察局长兼发明家列宾,因此该发明展览会又称“列宾竞赛”。时至今日,列宾竞赛已成为世界上影响范围较广的国际性发明展览会之一。据了解,中国发明团已是第7次参加列宾竞赛。此次参赛的专利项目涵盖了电子信息、光电机一体化、环保节能、机械自动化、生物技术、工艺品等多个领域。

有木有很佩服这些小发明家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咱身边还有哪些“发明工匠”,用自己的聪明智慧给生活带来惊喜!

八旬老人5年发明"老年人应急尿袋" 卫生不泄漏出门也方便

据生活报2016年8月19日报道:哈市85岁的荣庸经过5年的反复实践,发明了一款专门给老年人穿戴的应急尿袋,他希望在有生之年给老年朋友们奉献点研究成果。

今年已经85岁的荣庸大爷耳聪目明,思维非常清晰,荣大爷说,5年前已经80高龄的他每天坐公交车到服装城、道外批发市场选材料,回家后裁剪形状、粘合,用水测试,常常把家里弄得一片狼藉,为此,老伴和孩子们都十分反对。“都80岁的人了,好好享几年福得了,瞎折腾啥。”老伴一生气几天都不和他说话。可荣大爷就是有一股韧劲,他说自己不为名不为利,就想发明一款经济适用的“尿裤”,给那些收入低的尿失禁老人使用。

最让荣大爷犯愁的是实际检测。“没办法呀,这东西就得找熟人给做实验,要不有点尴尬。”荣大爷说,第一代应急尿袋是一次性的,几元钱一个,自己委托儿子的加工厂帮忙生产了一批,都送给身边有需要的老伙伴了,没想到反响还不错。第二代时老人开始研究如何反复使用,节约成本,而且他还研发了女用应急“尿裤”,并申请国家新型专利。

据荣大爷讲,自己设计的这种一次性男女通用应急尿袋,采用高分子吸水树脂材料,贴身的棉布柔软舒服,很适合老年人,而且不易泄漏,携带使用方便,老人出去旅游或在公共场所使用,无污染还卫生。接下来,他还想让儿子给生产一些,看看市场的反响情况再决定是否研究第三代。

“我都已经85岁了,就是有一颗搞研究的心,想活到老研究到老,证明自己活着的价值。”荣大爷说。

黑河农民钻研数月发明机器狗给外孙"造"出快乐童年

据生活报2016年4月23日报道:“姥爷就是我的偶像,他是个发明家,给我发明制作了机器狗,我可以骑着它四处跑!”9岁的黑河男孩鹏鹏(化名)骄傲地说。原来,鹏鹏的姥爷、51岁的黑河人富振林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给外孙做了一个可骑行的机械玩具,取名“狗拉爬犁”。这个骑行玩具不同于孩子们在公园、商场骑行的恐龙、老虎、小马等玩具,后者是靠轮子带动行驶,前者则是用“四条腿”走路。富振林不但凭此获得了国家专利,而且已不是第一次了。只有高中文化的他,自学机械制图搞发明创造,累计发明10项农业机械并均获过国家专利证书。

为让外孙玩得开心姥爷钻研数月造出机器狗

富振林是黑河市爱辉区张地营子乡泡子沿村的农民,虽然只有高中文化,但他却一直从事农业机械制造方面的工作,因为他一直爱琢磨机械原理,而且多年的从业经历也帮其积累了很多经验。

平时,工作之余,富振林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留给了9岁的小外孙鹏鹏,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鹏鹏爱坐旋转木马、碰碰车之类的玩具,没事儿就缠着姥爷带他去游乐场玩,可是因为有一定的课业负担,真正能去玩的机会并不多。富振林不想拘着孩子的性子,于是萌生了给小外孙做一个骑行玩具的想法。“让孩子在家就能玩骑行类玩具,那他得多开心呀!”

回到家后,富振林上网做了一番功课,并发现在很多地方都有恐龙、老虎、小马之类的骑行玩具,只是它们都是靠轮子带动,而不是像真的动物那样靠腿行走。奔着这个方向,富振林开始努力,经过两个多月的反复研究,终于发明制作出了一个可以骑行的机器狗。最初,这个机械狗只能在陆地上行走。有一次,富振林带小外孙去黑河市大黑河岛游玩,当时是冬季,小外孙一句“机器狗要是能在冰面上骑着跑就好了”,让富振林又萌生了升级机器狗的想法。再次历时两个月,一番钻研和改进后,富振林的第二代机器狗完成了。它不仅能在雪地、沙地、冰面拖着人走,在身后安装上雪橇,还能立刻变成狗拉爬犁。这个“冰陆两栖”的骑行玩具,也是因此得名的。

哈工大大一新生的实用发明:智能花盆主人出游花儿噌噌长

据生活报2015年6月5日报道:两分钟内能爬30层楼的机器人你见过吗?打点滴睡着了不用怕,有自动报警器帮你叫护士!记者在哈工大二校区活动中心的展厅里,看到了18件技术含量颇高的创新发明,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些非常实用的发明是由哈工大40多名大一新生设计制作的。

攀爬机器人检修高层墙体还能擦玻璃

说起这款机器人那是很好、很强大,它的名字叫做“蓝色魅影”,是哈工大机电工程学院大一新生李蕴洲、解为然、魏晋三名同学设计的。机器人高346毫米,直径582毫米,跟普通的脸盆大小差不多。6个机械臂均匀分布在动力舱周围,底部的吸盘用不透气、弹性大且耐磨材料构成,可以稳定吸附墙壁还能依靠机器臂越障。

团队主创魏晋介绍说:“‘蓝色魅影’攀爬机器人可以在竖直墙面及天花板上完成作业,比如检修高层住宅墙体裂痕、擦玻璃、高空摄像侦察。在火灾中,它可以在两分钟之内爬上30层楼,运送逃生绳索或救援器械,最多负重10至15斤。”

因为其结构设计精巧、性能可靠、极具创新性,“蓝色魅影”获得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赛一等奖。

输液自动报警器监测滴速还能提醒拔针

哈工大电信学院大一新生刘明昊向记者介绍了由他主创的输液自动报警器,“这个自动报警器可以在输液完毕后自动报警,并将报警信号无线传输到护士站。不仅如此,它还有输液滴速显示功能,其误差控制在三滴以内,可以方便护士将输液速度调整到科学合理的范围内。”

说起发明的初衷,刘明昊说:“我们的想法来源于生活,大一刚入学,一个伙伴去校医院打点滴,因为太累在输液过程中睡着了,幸好有同房的提醒才没出现回血现象,这件事促使我们萌生了这个创意。”据了解,刘明昊和小伙伴的发明已经初步具备医疗应用和批量生产能力,成本十分低廉。

智能花盆主人出游花儿照长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系的大一新生程迪发明的作品,是一个能自动补给的“智能花盆”。程迪说:“这个特别适合候鸟老人和经常出差的上班族,只要在装置中储存足够量的水源,智能花盆便会根据花卉的生长习惯定期自动补给养料、水分,并能控制温度和光照。”

程迪笑着说,“花卉的上方有一个类似照明灯的装置,它可以模拟光照,起到保温作用,浇水过程中,装置里的养料会自动跟着水流入花盆里,但是大家可以放心,如果土壤是湿润的,装置不会一直给花浇水,系统会检测花卉的整体生存环境,只有需要补给时,各个系统才会行动起来。”

记者看到,这个“智能花盆”看起来十分简易,造价也很低廉,整个系统被安放在普通的鞋盒中,在鞋盒的前面有一个LED显示灯,如果环境适合花卉生长,LED灯会亮出一个笑脸,如果环境不适合花卉生长,LED灯便会显示哭脸。

哈师大学生发明智能家庭防盗系统生人进入发警报

据生活报2015年6月1日报道:如果不是主人进入家中,室内报警器会发出警报,短信提醒主人,并拍下陌生人的影像;如果窗外下雨,窗户会自动关闭……这不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而是由哈师大学生研发的一款智能家庭防盗预警系统,它获得了全国高校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东北赛区二等奖。该团队负责人哈师大物联网专业大二学生陈红颖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当非法人员进入某特定区域并且超过设定的时间,短信模块会通知用户,门上的摄像头也会即刻拍摄传输非法人员的影像,室内报警器响起。如果不法分子从窗而入,系统会采用玻璃破碎传感器监测入侵者并发出警报,同时发送短信。”

这套系统从想法到研制成功只用了一个多月,队员们为此付出了不小的努力。“首先要充分了解市场,还要将社会热点问题融入进去。虽然是第一次参加比赛,但这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相信未来几年内,我们身边就会出现这样‘高大上’的家庭保安。”陈红颖说。

哈师大附中15岁男孩发明“智能环保垃圾桶”斩获五项发明大奖

据生活报2016年3月20日报道:“刚上初三时,妈妈带我走进了我的发明老师孙老师的工作室,琳琅满目的发明创造顿时吸引了我,我在那呆了一个上午,我就知道我爱上发明了。”现就读于哈师大附中高一六班的15岁男孩王泽宇,长相白净腼腆,戴着一副眼镜,说起话来总是笑眯眯的。获得过5项发明大奖的他,去年12月份又获得了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的称号,成了校园里的风云人物。近日,记者走近王泽宇,听他讲述自己的发明故事。

从小动手能力突出

一分钟能拼100多块拼图

“从小这孩子就爱画画,积木和拼图这些动手能力极强的玩具也都是他的最爱。”王泽宇妈妈告诉记者。说起玩拼图,王泽宇很是自豪:“我有10多种拼图,玩得非常熟练,一分钟能拼100多块呢。”泽宇妈妈说:“那时,我同事家的孩子正跟着孙老师学发明,看到泽宇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这么强,我也萌生了让泽宇学发明的想法,于是孩子一上初三,我就带他到孙老师那里去拜师。没想到,这孩子一到那就完全着了迷,根本不想出来了。”

智能环保垃圾桶。图片由本人提供

“智能环保垃圾桶”开启发明之路

第一次参赛就拿金银铜三奖

大赛上奇思妙想

“自然灾害急救箱”让他成为“小院士”

2012年11月,泽宇第一次参加了第七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初露锋芒,成为各国参展的1000多名中小学生中,唯一同时获得金、银、铜三项大奖的中学生。

初三寒假期间,王泽宇就琢磨着做第一个发明——智能化的垃圾桶。首先,他在垃圾桶内安装了一个红外线感应装置,只要有手在垃圾桶上面,桶盖就会自动打开。孙老师告诉记者,“泽宇提议在桶盖下面安放空气清新剂,可以杀菌还能净化空气;他还在桶上布置了漂亮的人工绿植。”正是这个智能环保垃圾桶,让泽宇获得了第七届国际发明展银奖。

经历了多场比赛,斩获5项大奖的泽宇告诉记者,无论是从发明的立意还是解说的技巧,都是奇思妙想后的呈现。2014年12月他发明“自然灾害急救箱”,让他获得了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的称号。记者看到,在一米高的木质箱子里有医疗用品,包括碘酒、绷带等,还有可以维持三天的水和食物等。这个箱子能让我们延续至少三天的生命,在遭遇自然灾害时,就可大大增加获救的机会。

王泽宇最后说,自己最想发明的是“飞行翼”,让人可以“长”出翅膀,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自然灾害急救箱。图片由本人提供

(整合自生活报、哈尔滨日报)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