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大V观点 >正文

火力突击,首先要冲破头脑里的“发射窗口”

2020-03-24 10:02    

一波三折见“定力”。从成立伊始到实弹发射成功,从不具备训练条件到创造条件训练,火箭军某导弹旅正是勇于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在阵痛中谋求进步,先在思想深处展开“火力突击”,才一步步跨越了现实困境、思维障碍,实现了备战打仗工作紧前推进,迈上了战斗力的新台阶。请关注今天出版的《解放军报》的报道——

火力突击,冲破头脑里的“发射窗口”

■解放军报记者 王卫东 通讯员 王天林

火箭军某导弹旅的冬训日历进入第10天。傍晚时分,新年度首次夜间火力突击演练进入倒计时。

这是一个成立不到两年,编制未满、装备未齐的新型导弹旅,有的发射单元组建还不到半年。此次以营为单位的3轮火力突击考核,究竟让谁上?

某待机地域,数支保障分队战斗准备就绪,发射一营官兵严阵以待。他们判断:首战非自己莫属!去年,正是一营将旅成立后的首枚实射导弹托举升空,创造了某新型导弹多项发射纪录。

然而,灯火通明的旅指挥所内,争论却正激烈:“不能让刚组建的发射单元上,实战能力不托底,派人跟岗见学即可。”“演练计入年度总成绩,让执行过发射任务的分队先上更稳妥。”到底谁上谁不上、哪个先上?演练总指挥、旅政委郑建勇陷入了沉思。

夜幕下,群山遮掩的阵地伸手不见五指,发射五营营长王东波接到火力突击命令,他立即指挥某发射单元展开演练。

“发射装置出现故障!”眼看到了发射窗口,情况突变。一时间,王东波有些不知所措,迅速带着骨干分析“会诊”,但终究没能按时完成模拟发射任务。

首战失利,有的旅领导坐不住了,建议马上进行复盘总结。“五营组建才6个多月,没有经验!”会议一开始,就接连有人对受考单位安排提出质疑。

“考得不好,是能力问题;畏难避考,却是作风问题。”郑建勇的话没有丝毫含糊。他认为,亲身经历的教训永远比学来的经验还管用,训练基础薄弱的分队,尝过失败的苦头,才能找准备战的“短板”。

翌日晚,大山深处狼烟再起。这一轮,又是让专业基础相对较弱的发射三营上阵。为检验官兵战斗力底数,旅指挥所还特意安排三营使用五营前晚使用过的“问题发射车”。

尴尬的是,发射倒计时当口,三营遇到了同样“故障”,依然没能按时完成任务。

最后一轮火力突击,执行过实弹发射任务的发射一营终于出场。旅指挥所决定,还是使用“问题发射车”。

是装备真有故障,还是操作有问题?如今,一营官兵也紧张起来。凌晨时分,接到命令,发射一营某发射单元指挥员李博带领官兵冲向战位。占领阵地、展开设备、发射准备……随着发射时间节点临近,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点火!”在李博洪亮的口令声里,发射一营按时完成火力突击任务。

“同一装备,操作人不同,结果为何大相径庭?”旅指挥所组织3个波次的火力突击骨干一起复盘,大家发现:前两次模拟发射,没经历过实战锤炼的官兵,对某测试项目时机把握不准,导致信息化设备产生误差,从而错过发射最佳时间节点。

“火力突击,首先要突破头脑里的‘发射窗口’。”一名发射单元指挥员现场感慨。

一波三折见“定力”。从成立伊始到实弹发射成功,从不具备训练条件到创造条件训练,该旅正是勇于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在阵痛中谋求进步,先在思想深处展开“火力突击”,才一步步跨越了现实困境、思维障碍,实现了备战打仗工作紧前推进,迈上了战斗力的新台阶。 责任编辑:张硕

备战打仗,有种能力叫定力

■解放军报记者 王卫东 通讯员 王天林

高原弯弓。王 璐摄

“百废待兴,样样都很必要,旅党委还是坚决把第一块砖、第一片瓦‘砌在’战斗力建设上”

面对此次冬训任务,火箭军某导弹旅政委郑建勇还是有些焦虑:

新年开训后,旅长、参谋长均赴外参加上级集训比武,组训重任更多地落在他的肩头;作为新组建单位,官兵缺编较多,训练人才更是捉襟见肘;刚刚完成新训的新兵,因营房有限,还只能借用兄弟单位营区继续专业集训……

有人建议,眼下现实困难多,能不能向上级报告,争取把冬训时间“错峰”“打折”?但郑建勇心里清楚,越有困难,越是摸清备战打仗底数的好时机。

“战争面前没法讲困难、谈条件,备战打仗工作不能等‘万事俱备’再推进。”制订计划,协调场地,筹备物资,训前动员,冬训如期进行。

“最难的时候都挺过来了,冰天雪地的考验又怕啥?”踩在冬训地域的积雪上,郑建勇向记者袒露心声。

郑建勇口中“最难的时候”,就在不到两年前——这个旅在一处借来的废旧营区宣布成立。那时候,要人缺人、要地缺地、要钱缺钱……真可谓一穷二白、白手起家。

“百废待兴,样样都很必要,旅党委还是坚决把第一块砖、第一片瓦‘砌在’战斗力建设上。”发射二营营长崔德林记忆犹新——

开局起步该怎么干,组建后的多次工作筹划会上,与会的机关干部、基层主官,都各有见解。不少人认为,先搞好拴心留人的环境,优先建好营房及配套设施是重中之重。

“组建旅队的战略考虑是啥?担负的使命任务是啥?把新型导弹武器交给咱们又为了啥?”旅长解维鹏这一连串问号,当时让所有人陷入了沉思。

虽然驻扎在临时营区,这个旅最先建立起的是正规战备秩序,最先协调租借到位的是训练场地,最先摸索的是新型导弹的战斗力生成模式。备战打仗成为该旅全面建设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引导全旅官兵把心思向备战打仗聚焦,随之而来的是一场持续半年的“查问题、看差距、悟责任、定对策”大讨论。

综合保障营营长王东刚感慨地说,他们营可能是这场大讨论的最大受益者——营里官兵从不同单位抽组而成,集合站队的呼号都是五花八门、各自成调。官兵一张口就是“我们原来老单位就是这样做”。在讨论中思想交锋,在讨论中思想认同,官兵们慢慢校正了干工作的航向和标杆,懂得了“备战打仗就应该这样做”。

去年5月的一天,该旅机关干事孟繁星接到上级临时通知,火箭军、基地两级工作组将于次日抵达,就某项工作展开调研。但按训练计划,次日恰好该旅将组织首长机关战备拉动。

“训练计划必须刚性落实,没有例外。”接到报告,旅长、政委不约而同地决定:战备拉动正常进行,工作组由机关对口部门接待。

迎检当天,整个旅机关仅留下孟繁星一人陪同工作组,其余人员全部开进训练地域。

直到中午训练结束才见到旅领导的工作组,并没有感到被忽视,反而对这个旅给予赞扬:“这才是抓备战打仗的作风和秩序”。

“把备战打仗指挥棒立起来,官兵们首先看的是党委在抓啥、主官在想啥”

夜深了,旅指挥所内依然忙碌。值班首长、副旅长袁纪云正组织各要素成员,根据前几天部队演训中的各种“表现”,研究调整下一阶段冬训课目。直到凌晨3时,袁纪云才宣布“收工”。

“老百姓都知道开荒、垦荒最难。作为新成立的单位,一堆堆的事就摆在那儿。要让备战打仗提速,唯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领导干部更要带头‘开足马力’。”袁纪云说。

而在旅作训科科长李剑光眼里,作为新成立的单位,人员来自五湖四海,官兵的能力素质、心理诉求都不同,要在短时间形成合心合力备战打仗的局面,实属不易。

李剑光清楚记得,旅宣布组建命令后不久,全旅组织了一次以连为单位的训练考核。“那次考核,既是摸战斗力的底数,其实也是在摸全旅官兵打仗意识的底数。”结果,10余名官兵因成绩不合格被勒令补训补考,一个连队因刻意降低补考标准被问责……

备战打仗最忌“分心走神”,领导干部带头是凝聚士气的无声激励。这一点,二连连长杨官召的体会尤其深。去年初,为迅速形成干部带头练兵备战的局面,旅里抽组成立8套干部发射单元,杨官召便是其中一员。

杨官召铆足了劲训练,在层层考核中脱颖而出,成为干部发射单元指挥员,并带领所在干部发射单元勇夺全旅发射单元比武第一名。去年深秋,杨官召带领所在干部发射单元高原亮剑,打出了某新型导弹历史最佳精度。

有上刀山的排头,才会有下火海的排尾。在干部发射单元的辐射效应之下,二连官兵克服重重困难,在全旅考核中反败为胜,名列前茅。

“把备战打仗指挥棒立起来,官兵们首先看的是党委在抓啥、主官在想啥,要是带头的‘跑了调’,就难以在官兵心里形成关注中心、突出中心、大抓中心的行动自觉。”杨官召说。

备战打仗,有种能力叫定力。不久前,一位将军在该旅调研后如此评价:在这个旅,“抓备战是主业主责、谋打赢是核心政绩”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共识;“少讲生活指数,多讲打仗参数”成为广大官兵的行为习惯。

“宁可苦自己,不能误备战,让打仗的事先落地”

月光如水,保障营地内,一阵急促哨音划破了午夜的宁静。旅应急保障分队、综合防护分队等闻令而动,在规定时限内完成集结。现场“卡表”的战备演练指挥员洪铭彤,望着计时器上停止跳动的数字,颇有感慨:“这里的战备出动效率比家里强多了。”

他说的“家里”,其实是这个旅借用的临时营区。这里原先驻扎的是一个营级单位,如今驻扎一个旅,条件可想而知。

洪铭彤说,不少连队被迫“一分为多”,宿舍、办公室、各类库房散在多处,战备演练很难在规定时限完成。

由于营房紧张,旅机关干部全部挤在班排集体宿舍里,旅领导干脆睡在办公桌旁。供应科助理员刘柬申坦言,即便这样,机关干部铺位仍不够用,需要利用其他人值班、休假、出差等机会轮着住。

然而,穿行在简陋营区,记者发现,营连战备库室一个不少,战备物资一个不落。与满眼的局促感相比,由食堂改造而成的旅作战值班室则显得十分敞亮,室内电子屏幕林立,数张巨大的作战地图,挂满了整个墙壁,指挥系统、通信网络以及各类硬件设施应有尽有。

“宁可苦自己,不能误备战,让打仗的事先落地。”旅保障部部长张孝光告诉记者,组建以来,旅党委始终坚持人力、物力、财力首先向备战打仗倾斜,“生活的事可以慢一点,备战的事必须快一点”。

去年,这个旅接收部分新装备,没有训练设施成为制约战斗力生成的一道难关。四处协调后,虽可借用兄弟单位设施,但训练时间短期内又无法落实。旅长解维鹏急得一宿没睡着。

跑遍驻地,访遍友邻,他们终于租借到驻地某工厂的废弃厂房,作为临时训练场。议训会上,旅长解维鹏一句话掷地有声:“咱们的训练设施算是‘大车铺’,虽然不能和兄弟单位的‘星级酒店’比,但战斗力生成绝不能因此慢了拍子!”

为提升训练质效,这个旅训练起步就增加夜训等战术课目。连续两个月时间,从难从严的训练节奏不停摆,多个发射单元提前掌握了新装备独立操作能力。

一切为了打仗,逼着自己起跑。由于这个旅备战打仗工作加速推进、成效明显,去年底,上级专门对该旅的建设目标重新进行了规划,旅全面形成作战能力的时间节点大幅提前。备战打仗的新路标,等待着他们有更快更强的“加速度”。 责任编辑:张硕

“指挥棒”要强在指向和力度上

■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 姜华峰

党的十九大之后,习主席第一次戎装亮相,就是带领新一届军委班子视察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强调要把备战打仗的指挥棒立起来。

2019年伊始,习主席决策中央军委召开的第一个会议,就是研究部署在新的起点上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工作,再次强调要把备战打仗指挥棒立起来。

党的领袖、三军统帅的深谋远虑、反复叮嘱,是对全军将士的警示与启迪:军不备战,国之大难;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宁可备而不战,不可无备而战。备战打仗是军队的根本职能,是军人的主业主责。我国正处在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军事斗争是进行伟大斗争的重要方面,打赢能力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能力。若是打仗思想不牢、战备观念松懈,中心不“中”、重心不“重”,战斗力标准就会受到削弱,战斗员角色就会出现错位,平时会出问题,战时要吃败仗,就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性后果,遭遇重蹈历史覆辙的危险。

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必须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关键,在备战打仗上有一个大的加强。这个加强,首要的是强在 “指挥棒”的指向和力度上。指挥棒就是导向。导向正,则万川归一。备战打仗这根指挥棒立起来、硬起来、实起来,一刻也不软,一毫也不偏,官兵的全部心思就会向打仗聚焦,部队的各项工作就会向打仗用劲。

“不明于急务,而从事于多务、他务、奇务者,穷困灾厄及之。”甲午战争前,北洋海军也在练兵、也在备战,然而“在防操练,不过故事虚行,徒求演放整齐,空给观者以威力强大的假象”,最终在甲午海战中惨败。从部队备战打仗调研情况看,有的单位沉疴积弊人人都能感受到,官兵也都不满意,问题显而易见、存在已久,为什么总是解决不了?都说战斗力是唯一的标准,而在有的单位实际工作中为什么往往就变成了多个标准?归根到底,是备战打仗指挥棒没有真正立起来,没有触及灵魂、拷问灵魂。如不尽快警醒、痛下决心,打起仗来就会付出沉重代价。

把备战打仗指挥棒立起来,关键要聚精会神抓落实,以刚性措施促使“指挥棒”严起来、实起来、重起来。坚持以整风精神纠治备战打仗中的顽症痼疾,彻底破除“打不起来、轮不上我”的备战观,“守摊子、混日子”的事业观,“危不施训、险不练兵”的训练观,真正让备战打仗成为全军上下的思想共识和价值追求。建立健全服务能打仗、打胜仗的制度体系,创新军事战略指导制度,构建联合作战法规体系,调整完善战备制度,重塑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强化备战打仗的政策导向。健全完善考核监督评价体系,通过组织开展战备突击检查、备战打仗专项巡视、应急应战军事训练监察等途径,强化督导问责,层层传导压力,以刚性执纪督促备战打仗指挥棒立起来、落下去。 责任编辑:张硕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