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社会 >正文

服装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未来服装企业发展潜力巨大

2021-01-02 00:58    

 我国服装行业发展概述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2014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在限额以上服装行业的批发和零售金额合计约 11,510.7亿元,其中出口部分合计约 2,747.3亿元。

在生产领域,我国服装行业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但国际比较优势更多体现在生产加工环节,而在附加值更高的研发、设计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有别于发展初期的依托贴牌进行简单的加工生产(OEM) ,我国服装行业已经逐渐开始向设计生产(ODM)和品牌生产(OBM)转变,纱线、面料、辅料等原料和中间产品的品牌价值正逐渐得到市场认可,国内外消费者对我国服装自主品牌认知度也有所提高。换言之,我国的服装企业目前正进入转型期,面临从以产量取胜的外延型发展向以产品质量和创意、品牌美誉度和经营管理模式取胜的重要转变。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服装行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2-2016 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6,510.00 元增至 23,821.00 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9.60%。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加,我国居民用于服装的消费支出也在不断增长。

中国服装市场零售额由 2012 年的 7,021.50亿元增长至 2016 年的 10,217.6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9.83%。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服装市场零售额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女装行业的现状概述

女装行业对设计能力的要求更高

爱美是女性的天性。与男性消费者相比,女性消费者更重视服装的流行度并渴望走在流行的前端,一年四季都会根据流行趋势购置不同的服饰,因而要求女装企业有敏锐的设计嗅觉,能牢牢把握流行趋势,快速对潮流变化做出反应,并有强大的设计能力及时把理念变为现实。

国内女装行业整体的设计力量还较为薄弱,国际主流时装秀上鲜见中国设计师的身影, 中国女装设计人才的匮乏和设计理念的落后直接导致了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较难形成独有的品牌风格。

女装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统计,2015年主要服装品类前十名品牌集中度中, 女装和高端女装的相应数据分别为14.29%和 9.50%, 均处于较低水平。尽管玛丝菲尔、宝姿、朗姿等一批销售规模较大、细分市场份额较高的高端女装企业已经声名遐迩,但中国女装行业总体上仍处于“春秋战国时代” ,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品牌并不多见。

我国高端女装行业的成长空间巨大

1998−2010 年我国女装人均消费额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达到人均 43.9 美元,逐渐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离欧美发达国家 300−450美元的水平有着较大差距。

我国女性受教育水平正在日益提高,同时职业收入较高的女性人群的增加,将进一步保障女性的经济地位,促进未来女装的消费增长。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男女间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差距与年龄区间基本成正比,在20−24岁区间,女性受高等教育的人数甚至超过了男性。换言之,当代女性在高收入职业中发展机会较其父母辈而言,与男性更为接近,经济上更为独立,预期也将带来未来女装消费的增长。

服装市场发展趋势

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

我国的经济总量和居民收入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快速增长,潜在的服装市场容量亦有望随之进一步向真实购买力转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 63万亿元,而城镇居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也分别逼近了 30,000 元和 10,000 元。

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消费者品牌意识加强:在消费者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大背景下,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不断升级,在选购服饰产品时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体现自身地位、个人风格的品牌服装。因此,未来具有品牌价值的服装企业发展潜力巨大。

线上线下渠道结合:线上销售凭借营销费用较低、销售时间、空间不受限制、顾客范围广等优势,在整个服装营销渠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线下渠道中,商场、购物中心在购物环境、试衣体验、聚集人气等方面则更具有优势,线上线下渠道将高度融合,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

互联网、智能化渗透:互联网与智能化技术将在制造、营销、零售等多个方面对服装行业产生深刻影响。在制造方面,融合大数据、互联网远程监控、互联网即时数据技术的智能制造技术,将帮助服装企业用更少的人力和成本制造出更高质量的服装产品。在营销方面,通过在线下实体店安装互联网智能化设备(如智能导购、3D 立体试衣镜等),将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