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航空 >正文

徒手挫油石磨: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诞生记

2017-12-10 22:09    

自从美国莱特兄弟驾驶第一架由单台发动机链式传动为动力的飞机成功试飞后,航空发动机带着人类的飞行梦想一飞冲天。

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推动下,航空开始在欧洲蓬勃发展,此时,活塞式发动机占领着主要的航空领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活塞式发动机的地位才被涡轮喷气发动机逐步取代。

不过,在世界航空业不断前行的时候,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却还是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增强国防实力,发展航空工业,开始引进苏联发动机制造技术。

1951年4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颁发《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成立了军委领导下的以聂荣臻、李富春为正、副主任的航空工业管理委员会。同时决定,5年内拨出相当于50~60亿斤小米的资金,试制两种飞机的航空发动机。此前,一直全马力开动为抗美援朝生产炮弹,位于湖南株洲五里墩乡的兵工厂,在同年10月1日成立了株洲航空发动机修理厂(331厂),承担活塞式发动机修理任务。

就这样,中国首批兴建的6大航空工厂之一,就开始在边修理边积累生产制造经验中,在一张白纸上构建了中国航空的蓝图。

1954年1月,仿制苏联M11活塞式发动机(国内型号50号发动机)的任务下达,567种2684个零部件,从一件一件的生产到总装仅用了5个月的时间。M11活塞式航空发动机是苏联在1925年到1926年研制的,也是苏联第一台国产航空发动机,苏联60个型号的轻型飞机都采用了M11。

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根据生产需要,厂里设立了设计、工艺、冶金、检验四大总师。3121种工具、夹具、刀具、量具都要重新设计制造。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