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体育 >综合体育 >正文

为什么耐力运动员都应进行力量训练?

2021-11-15 02:30    

力量是人进行运动的基本身体素质,其又被称为“素质的素质”,是一切体力活动的基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在业余耐力运动圈内,大家对于力量训练也是津津乐道,有不少车友和铁友会定期去健身房“举铁”,进行力量训练。先不说力量训练是否对耐力运动有帮助,光是那一身腱子肉恐怕就羡煞旁人了。

在运动科学领域,对于力量训练是否对耐力运动的成绩有直接帮助,这点还未有定论,尤其是对高水平的运动者而言。

为什么耐力运动员都应进行力量训练?

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对绝大多数周期性耐力运动而言,最大力量并不是运动表现的限制因素。而目前普遍认可的是,力量训练可以帮助延缓疲劳的出现,减少运动伤害发生的几率。这是因为,当你的最大力量提升后,你在一定强度下的运动所需的力量,占到你最大力量的百分比更小了,就相当于运动负荷降低了。

然而运动并不只和力量有关,还有技术动作等,即力量的使用效率。想象一下,一辆自重大、工艺粗糙的大排量汽车,在速度上未必比得过一辆进过良好调校,却排量较小的跑车。

为什么耐力运动员都应进行力量训练?

让我们回到人体运动的本质——人的运动是以肌肉为能源、关节为支点,骨骼为杠杆进行的。你的任何动作,都是由大脑发出指令,经中枢神经系统,激活肌肉收缩而产生。而完成这个动作,需要依靠一组或多组肌肉相互协调,成为“协同收缩”,其中包括主动肌和拮抗肌(即围绕着一个关节和主动肌对抗的肌肉)按照一定时序收缩和放松的过程。

例如,你要伸直你的手臂,让我们来看看围绕着肘关节发生了什么:在伸展的前半程,肱三头肌收缩,展臂的速度逐渐加快;到后半程,肱二头肌开始收缩,以对抗肱三头肌的力量,使得动作减速,最后完成展臂的动作。

从这个简单的例子里我们可以看到,动作的完成其实是很复杂的,只是你很多时候并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复杂性。

为什么耐力运动员都应进行力量训练?

如上图所示,自行车运动中的圆周踩踏动作,便是多关节多组肌肉协同收缩完成目标动作的最好例子。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