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社会 >正文

家委会竞选像选CEO,“抢跑”背后有多少焦虑?

2018-02-07 03:17    

当社会阶层身份附带的“名利场”进入学校家委会,决定价值排序的不再是成绩与汗水的付出,这样的教育又怎能让孩子们相信奋斗、公平、努力、理想这些老得掉牙却给人无穷勇气的字眼。

这两天,有媒体报道称,上海和杭州有小学家长在微信群里上传简历,参与竞选家委会,网友看后,普遍表示被吓到了。群聊截图的简历中,动辄海内外名校硕博毕业,或就职名企高管,或是单位核心骨干......各种奖项荣誉让人目接不暇,一股高大上的社会精英既视感,难怪有网友调侃,这莫非是在选CEO?

应该说,类似“拼爹拼妈”的事情,我们并不少见。在快节奏,竞争激烈的今天,面对高耸的钢铁森林,难以企及的房价,年轻人感到压力山大的同时,也让家长们更迫切希望帮助孩子铺垫好一条通向未来之路,而教育作为人生的起点,更是早早进入了赛场。

从频登头条的天价学区房,到有高管妈妈吐槽月薪三万都撑不起孩子的暑假,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凸显了家长们的焦虑,也成为一场“烧钱式”教育的大比拼。

近几年来,“寒门难出贵子”的论调总能引起公众的关注,正是因为贫富之间的差异、阶层之间的差异,被清晰的投射在孩子的教育上。所以,当竞选家委会都需要家长秀出身份地位、学历关系,不免触动了“教育公平”的敏感神经,引发公众热议。

另一方面,学校的做法也让人疑惑,对普通家庭而言,这种秀身份地位、收入关系的竞选方式无疑显得有些“市侩”,也让孩子处于一种不对等的尴尬境地。

有老师称,家长的文化层次与对孩子和学校的关注呈正比,更青睐文化层次较高的家长来当家委。客观来讲,带着各种“光环”的家长确实更有时间和精力,也有资源去做好家委会的工作。然而,让人担忧的是,这样拼学历、背景、履历选出来的家委会,是否会影响到普通家庭孩子在班级和学校的“获得感”和“关注度”?

1 2 下一页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